黎成周覺得雖說圖紙是自己從神仙老爺那里學來的,用心制作的卻是李同和衛師父他們。
——其實水利一事,最好的發起人,合該是官府。
但不論是黎成周還是李同,他們的談論里都沒提過這個路子,頂多是提了找村長。黎淮星便也沒在夢境里提,以免影響他的判斷。
到底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是黎成周和幼兒黎淮星,黎淮星怕自己過于超前的思想,會給這個不能經歷風雨的小家庭帶來危險。
哪怕“發家致富”這個進展慢一些,也好過風雨飄搖。
黎淮星是這般想,卻不想這個“進展”會來的比預料的快的多。
村里到底要不要筒車、翻車,李同也沒見天的苦苦等候結果,而是帶著那些模型,真的前往附近的莊子。
那些老爺們或許不會心疼莊子里的佃戶,可他們會憂心莊稼的減產。
~~~~
黎成周帶著一家趕大集。
這一次是請了方家二嫂去幫忙看顧家里。
宣姝本是不想來的,畢竟姐姐、姐夫是來做買賣的,宣霖是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筆墨紙硯的。
她又來干什么的呢?不如在家看家,做點家務,也省的麻煩人家。
但是宣蓉和黎成周堅持,甚至黎淮星都沖她揮手,小小年紀的宣姝又哪里堅持的住?
誰不向往那花樣琳瑯的集市?
黎家這次賣的就不是煲仔飯了,而是腐乳、麥芽糖、刺繡以及堪堪能夠出壇的大醬。
——有了這一小缸大醬的成功,黎成周有了大批制作的底氣,不過具體好賣與否,還得看這一回大集。
這個時候的人還不吃“醬”,甚至對這個東西沒什么意識。
而那富裕的人家,吃的也不叫做醬,而是叫做醢,都是肉糜所做。
可現如今又有多少人家能吃的起?
所以一開始,大豆醬雖不是乏人問津,可大家的眼神里都是打量與疑惑。
黎成周耐心的解釋道:“這醬咸香濃郁,不管是用來燉肉還是燉菜,亦或者是豆腐,都能增香添味。”
“而且,這個醬還能直接拌面、拌飯吃。”
因為豆子做的,所以哪怕耗時挺長,黎成周的定價還是不貴,巴掌高、雙手合握粗細的一截竹筒,裝滿了才要價三文。
一邊說,他還將一旁的碗遞出去,上頭是放了不少指頭長的小竹棍,給大家沾了醬嘗味。
這賣東西還讓試吃,哪怕量少也已經是很大方的人家了。
用面餅來沾醬吃什么的,就別想了,誰家也經不住這么折騰。至于用手?大家來逛集市,一雙手早不知道摸了多少東西,哪怕現在的人不計較,可黎成周也得顧著不讓醬味兒變了不是?
試吃的時候人潮涌動,但是真的想買的卻不算多。
不過,總算打開了市場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