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成周的煲仔飯一鍋鍋的燒,不過他們一共也就六個鍋,所以就不能讓人直接端鍋,自己伴著吃了。
方孝全幫他們把飯拌好,端上桌后就趕緊回來用燙菜過里的水兌涼水洗鍋,不是他嬌氣,而是這陶鍋嬌氣,一冷一熱容易裂開。
不過這樣的溫熱水,也正好將鍋上的油也洗干凈,倒是叫吃飯的人也多了一份舒心暢快。
可能是一鍋接一鍋的煲仔飯,讓香氣更濃郁誘人,也可能是有了上座率之后,就帶動了他們小攤子的人氣,雖然不再是一窩蜂的上座,但也在申時初都賣完了。
倒是竹筒飯后面就無人問津起來。
一來是方孝全沒什么時間招呼,二來是淺淡的香氣都被煲仔飯的濃郁香氣遮蓋,也就更沒人看到這個小可憐了。
不過,也剩下的不多,正好讓黎成周他們三個填肚子。
宣氏這邊也只剩下了幾根發帶,雖然不適合男子使用,但也不急著賣了。
“我去轉轉看,能不能給兒子買到牛羊乳吧?!?/p>
其實都下午了,買到的幾率很小了,但早前她手里也沒有錢,哪里敢去逛?
黎成周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說讓宣氏等等,現下還有不少人在逛,還是他跟著一起去安全。
卻不想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少年腳步匆匆的往這個方向趕,還不停地張望著,看到黎成周他們時,有些遲疑的湊了過來。
“這位兄弟,向你打聽個事兒,這一片是否有一家‘抱崽’賣飯的攤子?”
黎成周都愣了一下,這說的是他們家嗎?
“你是在找,煲仔飯?”
也是這時,宣氏拿著那塊兜黎淮星的布兜轉過來,要給黎成周系上。
看到這一幕的小伙計,頓時眼睛發亮,忙不迭道:“哎,對了對了,都說老板是抱著孩子賣飯,就叫‘抱崽’飯。”
剛睡一覺醒來并不困的黎淮星,卻忍不住眼皮一耷,很不想理這家伙,聽聽這說的是什么話?
抱崽賣飯就叫‘抱崽’飯,那煲仔飯是不是沒賣一碗就要少一個崽兒?煲了崽兒的飯,還有人敢吃?
黎成周沒想到這都要收攤了,還有人找了過來,連忙給他解釋飯備的不多,已經都賣完了。
小少年頓時一副被雷劈了似的神情,他們家少爺可是點名要吃這個。
而與他同樣心情的,還有宣氏的一雙弟妹,千辛萬苦來到黎家門前,為什么這黎家不但大門緊鎖,就連鎖上都落了灰?
他們的大姐呢?
宣家來要人
張家壩村外向北不到八里地,就是名為澄河的大河,水流不急,河域卻寬,極適合行船。
所以張家壩村村民的祖上,就在村外八里地,修建了一座碼頭。經過努力,不但碼頭從小變大,張家壩村也越發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