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倭寇援軍
潘筠重立香案祭祀,給它們撒了不少的黃紙,然后盤腿坐下念《太上救苦經》。
妙真妙和在她身后坐下,張惟良等人也上前席地而坐,統一默誦《太上救苦經》。
泥丸宮的靈境,功德金條已經回縮,變回了
留下倭寇援軍
張寧道:“三竹道長,我們沒想解決這濃霧,我們只要把人留在濃霧里兩天就行。”
所以他們沒準備伏擊的人手,因為他們的任務就不是殺敵啊。
只要留夠兩天,是車隊的人走出迷霧,還是船隊的人進來把車隊的人帶走他們都不管,因為伏擊是放在海上和海島上,這里根本沒被計劃成為戰場好不好?
張寧道:“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戰場一定不能放在大陸上,否則,我們就算贏了,走脫一兩個倭寇,對這附近的村民來說也是大災大害。”
沿海不止發生過一次一個倭寇滅門的慘案,他們偷偷潛入村民家里躲避,挾持他們,離開時殺光一家人,甚至兩家,三家人,住得遠的村民根本發現不了。
潘筠一聽,臉色沉凝起來,“你說的對,的確不能讓他們走脫,一個都不行。”
張寧急得團團轉,“現在怨靈也被超度了,我們連濃霧都沒了,就我們這點人怎么打得過他們?”
張寧瞥了宋北一眼,壓低聲音道:“反正您一直點著他的聽力穴,他聽不到我們說的話,不如放他離開,讓他把船隊的人帶走?”
潘筠瞥了他一眼,不語。
張寧繼續道:“海上有伏軍,海島上還有一撥,只有把戰場放在海上和海島上,才不會禍害到我大明的百姓。”
潘筠道:“你說的有道理,卻不能這樣直直的放了,我們來計劃計劃,怎樣不動聲色的放了宋北,可以讓他們立刻啟程上船離開。”
張寧見她聽勸,松了一口氣,道:“三竹道長有什么想法嗎?”
“有啊,”她想法多得不得了,“首先,我們得給我們的盟軍減輕壓力,在這樹林里先消耗掉一部分有生力量,再打壓他們的心理,讓他們驚慌失措的出海,怎樣?”
張寧:“……說白了,您就是還要再打一場?”
潘筠:“人來都來了,總要留下些什么東西。”
張惟良率先支持,“我龍虎山還怕一群倭寇嗎?我這里還有不少符箓,可以布符陣,沒有怨靈,用符陣也能困死他們。”
潘筠道:“我們這里也有,除了符箓,還有不少做了沒用上的毒藥。”
張寧垂眸略一思索,雖然覺得他們這樣做很冒險,會節外生枝,但他也不是怕事的人,直接點頭道:“好,讓車隊后退,躲在拐角處,就在這一片布陣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