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的目的
再見面時候,衛蕭已經到了中年,樣貌有了變化,不變的卻是臉上的笑容,刺眼極了。
他帶著妻子和他們的兩個兒子回來探親。
大兒子俊朗不凡,小兒子更是完全的繼承陳蘭若和衛蕭的所有優點,甚至比他們兩個更優秀,優秀到李世秀那么多兒子,卻沒有一個比的上那個孩子。
李世秀看著那個孩子,從前那些陰暗的心思全都跑了出來。
他對衛蕭提議,不如將孩子留在瀾京教養。
衛蕭不同意,陳蘭若也舍不得,可如今,他們夫妻已經不能再隨心所欲的在他面前說不了。
孩子最后還是留下了,表面上是放在瀾京教養,每年孩子可以回西北待一段時間,但是過后必須回來,眾人都看得出來,這孩子等于是成了人質,是皇帝牽制西北王的人質。
李世秀給孩子賜了“琮”這個字,和皇子的們的名字一樣,他給了孩子許多的寵愛,不管是誰犯了錯,皇帝都會護著那個孩子。
天下人都說皇帝對西北王看重,這是他給西北王的恩典。
可孩子卻成了瀾京城最紈绔的“小王爺”。
衛蕭上奏,想讓衛琮曦去軍中鍛煉,皇帝將他的奏折壓了半個月,忽然做了決定,允許衛琮曦參軍了。
衛蕭高興壞了,親自到瀾京對皇帝表達了謝意。
當時李世秀是怎么說的?
他將衛蕭扶起來,笑道:“朕拿子卿當親生兒子,他的前途朕自然是關心的。”
衛蕭沒說什么,可這么多年了,他難道看不出來,皇帝是在捧殺他的兒子?
他的曦兒,若是沒有他的教導,怕是早就被瀾京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睛,成了個沒用的紈绔廢物。
衛蕭的忍讓,換來的卻不是皇帝仁慈
李世秀看著床頂依舊發著呆,他覺得衛蕭早就看出了他的企圖,等他將陳蘭若叫回瀾京,衛蕭也匆匆的來了,落入了他的圈套。
那時候衛蕭似乎并不意外,他說愿意交出兵權,只求李世秀能放過他的妻兒。
李世秀答應了,他從沒打算殺了陳蘭若,她是他的摯愛,他怎么舍得殺她?
他將陳蘭若接進了宮,愿意給陳蘭若一個名分,只要她能陪在他身邊,他愿意給她一生的榮華。
可陳蘭若不愿意,她大罵他是偽君子,說他根本不配做衛蕭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