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諸國國庫被盜,沒有立馬開戰的底氣。
謝文齊此次出使談判非常順利。
只不過,每次談判完,他都會以多日奔波勞累為借口,在諸國停留半個月的樣子。
謝文齊此舉當然不是真的勞累,他留下自然是搞事情的。
楚國想要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光是安排郭明熙他們在各國內部搗亂還不行,還需要外部壓力,才能讓各國相互爭斗起來撿便宜。
而黎國,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黎國靠近海邊,主要經濟來源和生活支撐,就是販賣海鹽,一旦海鹽生意出問題,整個黎國就將大亂。
諸國皇帝都是野心勃勃之輩,哪怕昏庸的南國皇帝都不例外。
只要黎國露出明顯頹勢,諸國絕對會蜂擁而上,瓜分黎國的疆土和財寶,特別是如今諸國國庫被盜的情況下,大家急需發一筆橫財。
黎國依靠海鹽生活,而謝文齊手中正好有更加先進的制鹽辦法,可以輕松擾亂黎國的重要經濟。
所以,黎國就只能成為被祭天的倒霉鬼了。
此計劃不宜聲張。
謝文彥除了喬玉景和謝文齊誰也沒說。
因為靠鹽賺錢的不止黎國,還有諸國世族,販賣私鹽是世族們一大命脈,一旦被這些人知道他可以輕松掌握了鹽價,這些人恐怕會再也坐不住發飆。
所以。
謝文齊趁出使諸國機會,在諸國倒賣低價細鹽的行動,就連同行的官員都不知道,全是他和十幾個暗衛單獨完成。
也虧他有空間這個利器,無需考慮細鹽的攜帶和運送問題,不然這事情,還真不好辦得如此輕松。
于是。
等謝文齊攜使團眾人開始返回楚國的時候。
諸國民間突然出現大量走商,悄悄販賣低價私鹽。
那私鹽不僅價格極低,而且質量還很好,竟是往日只有貴族才能吃到的精細好鹽!
百姓們碰到這種好事,全都買瘋了。
也不怕買私鹽被抓。
畢竟這細鹽價格,比大家平時吃的粗鹽,都還要便宜好多,十里八鄉的村民都在搶購,被發現了也是法不責眾。
現在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大部分百姓都跑去走商那里買低價細鹽,城里的官鹽和世族手中的私鹽,銷量自然就受到了嚴重影響。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世族,因為他們賣的是私鹽。
走商的低價細鹽也是私鹽,肯定最先沖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