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對話,在不少聰明的官員夫人、夫郎口中出現。
但永昌伯府的人,卻是身在局中看不清。
—
對于喬玉景搬出伯府的行為,鄒氏憤怒又恐慌。
憤怒的是這個小兒子,竟然敢如此掃伯府面子,不把她放在眼中,說搬出去就搬出去,一句話都沒跟她商量!
恐慌的是,她發現小兒子好像真的不在乎她這個親娘了。
雖然這個兒子對她來說,確實可有可無,甚至她無數次恨不得對方消失,但當真的失去對方時,她內心又有點沒辦法接受。
好像有什么對她很重要的東西沒了一般。
“白眼狼,我辛辛苦苦生他一場,他就是這樣對我的?如此冷心冷情,還怪我偏心二哥兒,他也不看看自己有多不討喜。”
“爹娘再不對,做子女也不能不如此忤逆不孝啊,何況他又不是伯府的血脈,伯府對他算不錯了!結果,又是過繼又是離家出走,他怨氣那么大,咋不上天呢……”
鄒氏生氣地罵罵咧咧。
伺候她的心腹嬤嬤,聽著心中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夫人嘞,你還好意思說,你是生了三公子沒錯,但你那是因為慈母心才把人家生出來的嗎?你是為了跟妾室爭寵,才舍不得打掉孩子利用而已。
結果爭寵不成功,你就把怨氣都撒孩子身上,從小到大你是怎么對三公子的,心里沒點數嗎?人家不孝順你,那才是人之常情。
還有三公子為什么不是伯府血脈,能怪人家孩子嗎?
還不是你自己心有不甘,主動給老爺戴綠帽子,去強了當初那個倒霉書生郎……
還說什么忤逆不孝,你當初為了嫁給老爺那個渣男,差點沒把娘家父母氣死,如今還空手回去打秋風,把娘家當成錢袋子,真是都哄堂大孝了。
最重要的是二公子!
那可是你情敵的孩子,情敵的孩子啊。
你巴心巴肝將人養大就算了,還拿自己親兒子給對方做墊腳石,如今更是把所有嫁妝都賠了出去,到底怎么想的?
真是菩薩都沒你善良大度。
攤上夫人您這么個主子,也是老奴倒了血霉!
心腹嬤嬤沉默低著頭,滿腹打工人怨念。
琢磨一定得找機會快點走人,否則跟著如此主子,未來沒前途就罷了,就怕被連累丟命,那才真的冤枉死了。
—
伯府之中,同樣在背后嗶嗶喬玉景的人,還有方姨娘母子和喬玉陵。
只不過她們更多的是嘲笑和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