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一邊收拾一邊附和著:“當然可以我的女孩,我想你送什么他都會很高興的,巴亞德也是個非常好的孩子,他總是那么的樂于助人,我再沒有見過比他更好的騎士了。”
于是米婭就開始想自己能送什么,最后決定送一件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比如找一件合適的裝備制作出來送給他,或許能給他增加一點力量。
另外米婭沒說的是,她也想給瑪莎和約翰準備一件禮物。
不過具體要做什么,就得看米婭能湊齊什么制作配方了。
還有一件事米婭也能清楚了,就是關于她碰觸植物的時候可以識別那些有藥效和毒性的植物,那是否能用在人身上這一點。
昨晚聚會的時候米婭拿瑪莎做了下實驗,發現當她的手放在瑪莎的手腕上時,就能和碰觸有藥性的植物一樣,自動探知到瑪莎的身體情況,而碰觸其他的地方,或者隔著布料之類的就不能探知到,同時別人碰她也無法觸發這個探知效果,這讓米婭感覺這個觸發的條件像是中醫的診脈,因為手腕那個地方可不就是診脈的地方嗎?
不過米婭可不會中醫,更不會診脈,她只是摸到手腕就能知道對方現在是個什么情況,比如碰到瑪莎的時候,她就知道她身體狀況還不錯,但是有“腰疼”“失眠”“血壓偏高”這類小毛病,就好像看到了瑪莎身上掛著的減益buff一樣,甚至還能感知到她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什么時候會加重。
于此同時,制藥欄里的各種適合瑪莎的藥方就會自動刷出來——這里就不得不補充說明一下制藥欄里的藥方數目在魔改之后變得非常多了,以前也就是那么幾十個,現在怕是一千個都打不住,之前米婭查看的時候拉了好久才拉到底,具體多少她也沒細數,很可能這世界上所有的病癥她都能在里面找到合適的藥方,簡直就是一本記錄齊全的藥典。
好在當她需要藥方的時候,制藥欄除了像瑪莎這樣自動刷出合適的藥方外,還有輸入相關信息就能找到的搜索功能,不需要她一條條的慢慢去找。
更為特別的是,米婭發現制藥欄里的藥方應該都是“基礎版本”,當她給瑪莎“診斷”時,這些藥方竟然還會自動調整不同藥材的配比,雖然還沒有使用過,但她感覺這些調整過的藥方應該會更適合瑪莎使用,屬于“量身定制”。
她也試著給自己“診了脈”,然后發現她其實一直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情況,不需要“診脈”這個特定舉動都可以,只是她的這具之前生病的時候她一直昏迷著沒有注意到,中間醒來也因為被告知了情況而忽略了心里的那點隱約的明悟感,也就被她給忽略了過去。
而這些都是制藥技能帶來的附加效果,制藥技能恐怕比她之前想的還要有用,是擁有了這個技能后,即使不會醫術也能偽裝神醫的厲害程度。
米婭覺得自己以后不往這方面發展一下,把約翰的草藥店發揚光大,都對不起這個能力。
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去借交通工具的約翰回來了:“你們好了嗎?”
瑪莎擦干凈了手上的水漬,解下圍裙,拉著米婭往外走:“好了,我們可以出門了!”
今天需要買的東西很多,而且會有不少不好拿的大件,所以一大早約翰就去找鄰居借了送貨用的驢車。
等大門掛上代表暫停營業的牌子,三人趕著驢車去了集市。
君斯坦迪堡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這座城市被譽為歐洲中心,人口達到50萬之多,可以說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歷史上同時期的其他后世有名的大城市(不包括華夏)在這個時候不是還沒有建立就是人口甚至只有幾萬人,完全無法和君斯坦迪堡相比。
這么大一座被整個歐洲所向往的世界之都,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個集市,實際上在君斯坦迪堡,每天都有好幾個集市在同時舉行,市民們可以就近選擇一個集市去逛逛,但一些大規模的jihui自然也要去大廣場,比如距離大皇宮最近的那個廣場上舉辦的集市就總是最大規模的,而且相對舉辦的次數也比較少,在那里你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商品,種類之豐富,絕對能令人大開眼界。
奧佩特斯街上的這個集市,只是一個小規模的集市,每個月總要舉辦好幾次,都快成固定市場了,這里國外來的商人就比較少見,多是一些其他城市過來的小商人以及本地的農民和匠人在這里擺攤,其中許多都是集市的固定商販,自然的,他們很多是瑪莎和約翰的熟人。
“瑪莎,我們這有新鮮的魚,你要來一條嗎?”
“約翰,快來嘗嘗我家的酒。”
“早上好啊,這小姑娘是誰?”
一進入集市,四面八分就傳來了大家同他們打招呼和推銷的聲音,大家大聲嚷嚷著,語氣里全是笑意和熟稔。
瑪莎和約翰也都大聲回應著,不大聲不行,這里太熱鬧了,聲音小一點根本聽不到。
因為他們兩個,米婭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走到哪個攤販都有人問起她的身份,而這個時候,瑪莎就會驕傲地告訴他們:“這事我家的孩子,她叫米婭。”
而作為一個隱藏性的社交恐怖·分子,米婭這個時候也不會感覺害羞,反而會大方地朝著對方露出笑容問好,然后順勢好奇起攤位上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