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話,窮讀書富習武。窮人家想讀書,只要有天分,哪怕是偷偷在學院后面聽,也能自己啟蒙,從而改變命運??扇羰菦]錢,想要習武,那簡直就是……奢望了。
習武想要出人頭地,你需得有專門的武功路數,這東西都是家傳的,自來都是請了先生一對一指點的,你沒點兒錢,從哪兒找先生呢?再者,習武要東西,弓箭,馬匹,長槍,鞭子,這些東西都是損耗品,時間長了就要更換,但是換也得換好的,品質略好一些的,就必得要大筆銀子來買。
還有,習武需得時常準備傷藥,傷藥這東西,是比筆墨紙硯還要更貴的東西。普通百姓家,誰家買得起一瓶至少五兩銀子的傷藥?一年還至少得買四五瓶,甚至十來瓶。
沒有傷藥就只能忍著,可忍著再留下病根,那身體不夠好,又如何能練出最好的功夫?
像是馬球,摔跤,弓箭這些,都不是尋常百姓能參與的。倒是那蹴鞠,人人可玩兒,有錢的玩皮質的,沒錢的玩竹編的。
那拉氏正認真呢,冷不丁聽見胤禛的話,差點兒沒嚇一跳,趕緊要起身,胤禛按住了她的肩膀:“如何想起來這個了?”
那拉氏先笑道:“是十三弟妹今兒來,說要送她家小格格來咱們家讀書。耿氏大約是想到了兩個孩子相處的問題,就提議給她們組建馬球隊伍,她出錢來買馬匹,她那人,王爺也知道,素來是……跳脫的很,說起來這些,忽然也就想起來比賽的事兒,當即就提議了?!?/p>
說完抿抿唇,又將耿文華當時的話給重復了一遍,隨即眼眶就紅了:“我當時就想到了弘暉,若是以弘暉的名義來辦……”
因為耿文華說,誰出錢就用誰的名號,她有錢,她那些錢反正自己也用不完,總不能全留給弘時他們吧?就是和弘時她們再親近,那拉氏其實也是明白的,終歸是沒有血緣關系。
所以,她若是能將這些錢,給弘暉買一個揚名的機會,她是很愿意的。
但她不確定胤禛愿不愿意,她和胤禛夫妻一體,她賺的錢,胤禛也是有份兒的。
這會兒胤禛問起來,那拉氏就忍不住落淚,一方面是想讓胤禛答應,另一方面,提起來弘暉,也確實是心里難受,她伸手拍了拍xiong口:“弘暉走的時候還不到十歲……以前王爺還總和我說起來弘暉,現在,府里上上下下,誰還記得弘暉呢?”
連胤禛這個親阿瑪,別說提起來了,連弘暉祭日,都已經忘得一干二凈了。
這頓飯,我請。
提起來弘暉,胤禛就不做聲了。他現在活著的兒子有四個,加上已經過世的……總共七個,弘暉,弘昐,弘昀,接連沒了。
總共這七個兒子里面,他最最滿意,最最疼愛的,就是弘暉了。弘暉從小就聰明伶俐,懂事兒貼心,明明自己被病痛折磨的寢食難安,還要安慰他和那拉氏,病到最后……人都只剩下一把骨頭了。
他一開始不提弘暉,是因為和那拉氏一樣,提起來一次難過一次。后來……時間長了,也就偶爾想一想了,畢竟他每日里事情那么多,能分出來的心神實在是有限的很。
頓了頓,胤禛才問道:“耿氏說什么你就信什么?她說弄一個什么運動會永遠傳下去,你就相信這運動會能代代相傳?再者,現如今你有錢,你能辦一個以弘暉的名字命名的,但日后你沒錢了呢?”
“我會沒錢,但我有王爺啊,弘暉也是王爺的兒子啊,若是這運動會,是得了朝廷的支持呢?”那拉氏壓低了聲音說道,現如今已經到了康熙六十年,汗阿瑪身體越發的不好,就算沒有明面上的旨意,但那拉氏又不是蠢笨之人,如何能看不清楚現在的局勢呢?
將弘歷留在宮里,胤禛也時常被帶在身邊,最重要的是,今年四月,胤禛曾代替康熙去泰山祭天地。能上泰山的,除非帝王,或者皇位繼承人。
再者,現如今這些皇子阿哥里面,除了胤禛,還有誰更合適呢?
她不敢奢求和耿文華說的那樣,名留青史,但是,有大清在,就有人記得弘暉,這個小小的要求,難道朝廷還辦不到嗎?
甚至,都不用和大清一樣長久,哪怕是兩三代人,從胤禛,到下一個皇帝,再到下下一個皇帝……三代帝王,能將弘暉這個名字,和大清捆綁在一起,她就覺得可行。
將她所有的銀錢都拿出來,只為了讓人記得弘暉,只為了讓人知道這世上有個叫弘暉的孩子,他曾經是雍親王的嫡長子,他曾經來過這世上走一趟,他曾經那么乖巧聽話懂事兒……
那拉氏就覺得,xiong中有一股沖動,她恨不能現在就去將自己的錢給清點一下,趕緊去張貼告示,準備這以弘暉命名的運動會。
她這激動沖動,胤禛自然也是能看得出來了,就忍不住嘆氣:“你可真是……耿氏說幾句話,你竟是被勾引了神魄一樣。此事并非小事兒,史上從不曾有如此先例,你且等我仔細想一想,再者,也不著急?!?/p>
他說的不著急,是說他還沒登基,如此大張旗鼓的搞這種事情,怕是康熙也不會答應。
再者,還有許多細節,運動會這事兒,真要舉辦,那就不是小事兒。如何宣傳,如何昭告百姓,如何選拔人才,如何安排場地——若是要鼓勵民間百姓參與,那總不能讓百姓自己掏錢趕路住宿吧?朝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