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華立馬在她臉上大大的親一口,然后捏著她的嘴唇不許她說話:“我先和哥哥說話,等會兒再輪到你,我和哥哥說的時候你不許插嘴知道嗎?不然不禮貌。”
小格格點頭,她知道這樣不對,嬤嬤也說了,這樣沒教養,是很不好的行為。
耿文華就和弘晝說尋常百姓家過的日子,一個雞蛋多少錢,一只雞多少錢,百姓一年到頭得干多少活種多少地,才能勉強維持一家溫飽。
又說東西的貴賤,對百姓來說是什么意思,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若只是賺錢,他擁有這么多,還要更多又是為了什么呢?
弘晝也不知道聽不聽得懂,他大了些嘛,學了規矩禮儀,看額娘態度嚴肅,就也不掙扎,認認真真的聽著。
耿文華又講社會構造,什么是農,什么是士,什么是官,各自的職責又是什么。
她就是想到什么說什么,也沒個課本,反正從小到大呢,她就得最深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文章詩詞了,需要背誦嘛,背熟了之后就留在腦子里,用不著的時候想不起來,一旦要用,仔細回想,就總能想到一點兒痕跡的。
還有各種思想教育課程,她學的就是文科。當年她高中的時候,流行的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相比較之下,文科的錄取分數線就比較低一些,選文科的也少,過獨木橋的時候就更好過一些。
她說的認真,自然也就沒看見,胤禛不知道什么時候進來的,就站在門口那邊,也沒打擾他們,也只靜悄悄的站在那里聽著。
耿文華說的口干舌燥,覺得實在是想不起來什么了,這才停下來,揉一把弘晝的腦袋:“人生在世,各司其職,你既然生在了王府,長在錦繡堆里,那賺錢就不是你的職責,你的職責是看到百姓的需求,為他們的需求做出努力。”
說完,停頓片刻,問道:“聽懂了嗎?”
弘晝不是很懂,老實搖頭,耿文華也不生氣,笑瞇瞇的往他屁股上拍一下:“現在聽不懂沒關系,日后慢慢就明白了,多看看你阿瑪,多學學你阿瑪,你阿瑪在我心里,那就是這天底下最好的男人,盡職盡責,頂天立地。”
她本來想說,是大清最好的皇帝的,但這話犯忌諱,所以到了嘴邊就又給改掉了。這是狹窄范圍比較,所以她覺得胤禛好,但若是放在歷史長河里,胤禛……嗯,估計連前十都不一定能進。
她心里最好的皇帝,是唐太宗。
小格格早就聽的不耐煩了,趴在耿文華肩膀上昏昏欲睡的。弘晝認真點頭:“我知道了額娘,我以后會多學學阿瑪的。”
耿文華笑瞇瞇的:“好了,去玩兒吧。”
弘晝頓時放松,趕緊從耿文華懷里退出去,正要行禮,就看見了胤禛,趕緊請安:“阿瑪。”
胤禛微微點頭,過來揉一揉弘晝的小腦袋:“該剃頭了吧?”
清朝的孩子,六歲之前是不留發不剃頭的。不留發的意思是不留長頭發,不好打理不說,還容易生虱子。不剃頭的意思是不剃金錢鼠尾的發型,無論男女,一般都是那種小小的包包頭,一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