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華也不和他分辨,只笑道:“試試吧,就弄一個小小的池子,也用不了多少紅薯,若是能成,說明這法子可行,日后用這法子,就可以節省更多的紅薯,一年年累計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樹木了。就是不成,現下年景好,也不差這點兒紅薯。”
明末清初,這段時間是自然災害比較多的,到現在,已經是快趨向于平穩了。雖說也還有,但至少比初期好很多了。
耿文華是主子,莊頭頓了頓,也就應了下來。
“玉米也該播種了,間苗你們也該多留意些。”玉米是沒有育苗的,直接播種,為防止有些種子不發芽,一次性就需要丟兩三個種子,所以有時候就一起長兩三個苗。
這種的就不行,玉米是很需要生長空間的一種作物,但凡擁擠些,哪一個都長不好,就需得間苗,間苗的意思就是拔掉多余的,只留下粗壯的,單個的。
胤禛從外面回來,在門口聽半天,等莊頭告辭,這才問了耿文華:“你對種地,倒像是很有經驗?”
女眷,頂多就是喜歡種個花花草草,有些別說是種地了,種菜都搞不清楚。可耿文華這說的,倒是很有經驗。
“我自來聰明伶俐,學什么都一學就會。種地嘛,也不是什么難事兒,自己看看書,再找人問一問,道理是一通百通的。就好像種花一樣,你看,這花掐了上面的尖,是不是周圍就開始發側枝了?可若是不掐了上面的頂呢,它就會一個勁兒的往上長是不是?種莊稼肯定
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耿文華抓一把棋子灑在棋盤里:“地方就這么大,植物要生長所需要的肥料也是有限的,那如何才能控制它往咱們想要的地方長呢?”
咱們要葉子,那就控制枝條。咱們要根莖,那就控制上面枝葉。咱們要穗子,那就控制下面莖稈。反正,總得壓著一樣,讓另外一樣長才行。
話糙理不糙,胤禛笑道:“能悟出來這個道理,也確實是你學的好了。”
他將耿文華扣在桌子上的書本反過來看了看,《齊民要術》,也確實是自己在學這些東西了。
他又將書本扣回去:“現下天氣也熱起來了,我想著往莊子上住幾天,你可要跟著去?”
耿文華眼睛頓時就亮了:“莊子上?哪個莊子?我想去。”
要去肯定是要去府里的莊子上來,距離京城騎馬也就一個時辰,近便的很。那拉氏是不去的,那拉府上送了信來,說二格格前段時間生病,李氏急得不行,她自己也不好上那拉府上去,就只好求著那拉氏。
那拉氏呢,好人做到底,生怕李氏這邊又有什么主意,干脆就留在府里,萬一李氏要出門什么的,也省得到時候找不到人打招呼。
鈕祜祿氏也要去,帶著四阿哥一起,年氏不去,若是去園子里住,她倒是喜歡的。莊子嘛,也就那回事兒,不如府里方便清靜。
于是,胤禛就只帶了耿文華和鈕祜祿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