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也在啊。”徐盛安走進,沖她示意,“我找徐驍說點事。”
“哦,那你們聊,我先走了。”她拿起包,朝徐驍使了個眼色,匆匆避開了去。
辦公室里只剩三個人,徐驍去收拾位子上的文件:“爸,你對我不客氣慣了,梓欣沒招你吧,再把她嚇著。”
徐盛安沒接茬,嫌棄地撥開他的老板椅,坐定:“石林村的項目怎么回事?”
石林村就是那條熟料生產線的選址,徐驍幽幽地看了眼陳夏,她卻沒搭理他。他只好說:“什么怎么回事,你不是不同意嗎?”
“我不同意,你也跟王誠接觸了。”
“是他接觸的我。”他在父親對面坐下,“其實也就幾頓飯,加上千把塊的煙酒,意向沒定,他們不敢收得太多。”
“你去過石林村幾次?”
“兩次。”
“不止吧。”
徐驍清了清嗓子:“第一次不算,我就是去踩個點,誰也沒見。”
陳夏端來兩杯水,把泡了茶葉的放到徐盛安面前,徐驍則接過裝著溫白開的搪瓷杯:“爸,我這不算先斬后奏,這項目真挺不錯。村子人少,離礦山也遠,就是交通不方便。王誠去年才當上村書記,他想找人合作開發(fā)礦山,給村里創(chuàng)收,我們呢,賺錢的同時幫村里修路,逢年過節(jié)再給村里人發(fā)些紅包,屬于雙贏。”
“可石林村在梧城,有多少家當地的建材廠盯著它?”
“盯得再久,沒人干也不行。”徐驍前期打聽過,梧城最大的那家諸力水泥,老板家里出了事,聽風水仙姑說干這行造孽,他想子女平安就收了毀林毀山的念頭。其他小廠想拿下石林村,得拼錢合作,兩三家攪在一起村里大概也不喜歡。只是——徐驍想起財務趙光的反對,“如果這邊拿得下,改建項目又要同時進行,那資金調度的確有點吃力。”
徐盛安看向站在一旁的陳夏:“新報批的改建總共有幾項?”
陳夏答:“三項。兩條生產線的技改擴容,以及老廠區(qū)的環(huán)境提升工程。”
“報批金額?”
“共計45億。”
“開工時間。”
“盧城公司的技改最早,定在10月8號。”
徐盛安轉向徐驍,語氣不容拒絕:“我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是去盧城監(jiān)工,二是跟對外投資部的張政去越南考察。”
“憑什么?”
“憑你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可石林村的項目只要6個億,越南那……”
“那什么?你是質疑我,還是質疑其他股東做的決策?”徐盛安提高音量,前期鋪的還沒投產,國內環(huán)保又抓得嚴,盛安投入大量資金研發(fā)綠色技術和采購新設備,雖于長遠有益,但現實壓力也大,“我指望你挑起擔子,有所作為,結果你成天不著四六。姜氏大廈招標在即,你一點動靜沒有,還閑得去跟江家二小子打架。”
徐驍驟然來了氣:“又是誰打我小報告?”
“你還有理了!”徐盛安瞪他,“你要有本事,就別用拳頭,而是在生意上贏他一把。晟凱肯定會參加姜氏的競標,到時你斗得過江家兄弟倆嗎?還是你以為你和姜家丫頭關系好就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