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過來,抿嘴一笑,“各位叔叔伯伯還有這位大姐姐,我家辰哥說,遠來是客,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還請家中一敘,賓主盡歡!”
那女孩子秀麗端莊、清雅喜人,并且出口成詩,哪怕是宮中的女才人,也不及其十一!
但是,這一句詩,也讓郡主瞬間震驚。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小妹,這是你做的詩?”
郡主震驚地問道。
“不是呀,是我家辰哥閑來無事所作。
全詩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丫頭抿嘴笑道。
她是劉晨依,原本自幼跟在哥哥身畔便飽讀詩書,這些日子,在出身大戶人家的玉清婉調教下,出落得愈發楚楚動人。
而跟在李辰身畔,閑暇時聽李辰與玉清婉對詩,也不覺學到了好多,隨口吟出,卻驚艷眾人。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當真是,好詩,好詩啊!”
郡主再次品味著這詩,如品一壺農家老酒,余韻不絕,爽心上頭,實在是無法形容此刻心中驚艷!
“辰哥的詩,當然是好詩啦。并且,我覺得好應景呢。
各位從官道而下,山重水復,原本以為無路,卻不料柳暗花明之下,便看到了我們這木兒村!
我家辰哥說,第一次相逢是緣分,第二次相逢就是乾坤,所以,請諸位家中一敘!”
劉晨依溫婉地笑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第一次相逢是緣分,第二次相逢是乾坤……瑪德,連老子這種粗人都能感覺到這話里的意境。
要武能武、要智有智、要文能文……不行不行,我真得去看看那小子,與他痛飲三百杯!”
就連“關叔叔”這種行伍粗人,此刻也聽得心中悸蕩,娘嘞,這緣份和乾坤四個字,聽上去咋個就這么酣暢淋漓、直抒胸臆?!
“小妹,麻煩前面帶路,本郡……唔,我倒真是想與你家哥哥一敘!”
郡主向劉晨依點頭笑道,可心中不覺地已經急迫了起來,很想近距離接觸一下李辰。
這位小郎君,實在是光彩照人!
一群人牽著馬,穿過木兒村,上了半山崖頂,便看見,有好多女工正坐在院子里吃飯,院子里一次排開建了近二十口大灶,灶臺上,一口口大鍋骨嘟嘟地冒著泡兒,也不知道是在煮著什么。
看見他們走過來,那些在桌畔吃飯的幾十名女工們都好奇地望向了他們。
幾個少年郎跑了過來,幫他們把馬牽到旁邊的樹林里去拴好,喂上了草料。
“嫂子、辰哥,我把客人領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