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霧氣彌漫,李鴻運從床上醒來了。
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是他攻略梁太宗個人副本的地與玄武門之變這個討論度極高的話題,一起流傳了下來,成為網(wǎng)上津津樂道的熱點。
而李鴻運此時就陷入了這種迷茫中。
如果《高祖、太宗實錄》不可信,那么以此為基礎(chǔ)成書的新舊梁書自然也不可信,那以新舊梁書作為基礎(chǔ)的《資治通鑒》自然也不可信……
那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可能復(fù)現(xiàn)真相了嗎?
楚歌沉默片刻,說道:“糾正你的幾個看法。
“首先,梁太宗并不是看起居注的第一人。史料上記載,他只是問了褚遂良起居注的事情,但并沒記載他看了。房玄齡給他看的是實錄。實錄跟起居注并不是一回事。
“看實錄的皇帝多得是,而看起居注的皇帝也早就有過,比如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就有皇帝觀看起居注并燒毀記載,要不是當(dāng)時史官已經(jīng)死了,估計也要一并被處置。
“其次,史官中本身就存在春秋筆法、為尊者諱的現(xiàn)象,別說是梁朝,就算是更久遠(yuǎn)的燕、楚,也有大量春秋筆法的記載。比如,楚朝后期就有歷史記載,一年之內(nèi)三個合法繼承人接連病死,然后新皇登基……你信嗎?
“至于這具體是皇帝的要求還是史官個人的求生欲,這就不好說了。
“至于許敬宗,他確實改了史料,但他改史那是梁高宗在位時的事情了,而且當(dāng)時的史官對此多有不齒,后來基本都改回來了。被他篡改的史料中,還有很多是抹黑梁太宗君臣的。
“當(dāng)然,這些也并不能完全證明梁太宗沒有改史。從史料記載上來看,梁太宗確實看了高祖、太宗的實錄,而且也確實希望臣下改寫。但是,要因此說現(xiàn)存的史料就不可信,那顯然是太過武斷了。
“事實上,整個梁朝的史學(xué)界都特別想找到梁太宗改史的實錘,一直孜孜不倦。而且,一有相關(guān)的人物墓志出來就特別激動。
“但直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研究,書都快翻爛了,墓也開了一座又一座,但仍舊沒有找到真正有說服力的證據(jù)。關(guān)于梁太宗改史的事情,仍然都只是推測。
“而且,即便是從史料中出發(fā),也能找到許多‘現(xiàn)存史料仍舊可信’的證據(jù)?!?/p>
李鴻運想了想:“但是,沒找到證據(jù)也不代表就不存在吧?”
楚歌點頭:“當(dāng)然,但你要知道一件事情:要大規(guī)模地改史,基本上等同于全面消滅當(dāng)時人們的記憶,這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除了官方修的史書以外,還會有大量民間記載的野史,又或者當(dāng)時的人死后會有墓志,或者各種各樣的其他記載等等。
“當(dāng)時的皇帝即便改了官方修的史書,民間記錄的史料或者墓志是不可能全都改掉的。就像黃門侍郎說的,即便褚遂良不記,天下人也會記錄。
“我們目前看到的史料雖然有限,但越往前的古人看到的史料就越多。比如文君實在寫《資治通鑒》的時候,就能看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史料,而他依舊在《資治通鑒》中大體采納了新舊梁書的記載。
“歷史上其實改史事件很多,比如楚朝、北魏、盛朝等等,都有很多的改史記錄,而且基本上都因為一些文物的出土或者最新的研究而實錘了,很難翻桉。
“唯獨近代規(guī)模最浩大、聲討最兇的梁太宗改史事件,至今都找不到實錘的鐵證,這其實可以從側(cè)面說明一些問題。
“而且,想要大規(guī)模地改史,有一點是必要條件。而梁朝并不具備?!?/p>
李鴻運問道:“什么?”
楚歌微微一笑:“文字獄,而且是大規(guī)模的、自上而下席卷全國的文字獄。
“因為你想改史,不是只改國史就可以了,民間還有大量史料記載。這些民間的史料雖然是野史,但他們也會搜集很多相應(yīng)的資料,而且寫野史的人也有不少是德高望重、有名氣有分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