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法和種平遠兩個人邁步進入文德殿,但緊接著,他們就猶豫要不要退出去。
因為此時的文德殿,有點過于熱鬧了!
本來文德殿只是皇帝上朝退朝時歇腳的地方,所以比較空曠,一般群臣也沒有機會進入。
但此時的文德殿,卻顯得很是熱鬧,大殿中放了許多坐榻,幾名太學生正在這里翻閱奏章,而后再將這些奏章向皇帝進行一個口頭的奏報,簡明扼要地闡明奏章中所說的事情,再根據皇帝的回復進行披紅。
劉法和種平遠兩個人,是被宣召入宮來議事的。
他們兩個人雖然已經是朝中的重臣,也是西軍中除了皇帝陛下之外的兩個最高統帥,可他們卻不敢與朝廷中不歸自己管的事務有任何的關系。
所以此時看到文德殿中的場景,他們本能地想要避讓。
然而,文德殿中的皇帝卻對著他們招了招手,示意他們進來。
“你們兩人都是國之重臣,不必在乎這么多的繁文縟節。
“我朝歷來都是以文抑武,武人地位被壓得很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本就是不正確的。
“文人可以安邦治國,卻不能平天下。
“武人雖然統兵在外可能對朝政造成威脅,但只要知人善任,便可將這兵刃的鋒刃一直對外而不傷自己。
“庸君才玩以文抑武那一套,朕不用。
“更何況,你們未來遲早也是有可能出將入相的。”
這些場面話,樊存其實不算特別會說,但畢竟他有盛太祖這個官方外掛,在一起共事久了,看待很多問題的觀點都自然而然地向盛太祖那邊靠攏。
文德殿中其實也沒有什么,雖然皇帝收到的奏章原則上要保密,但劉法和種平遠來議事的時候,太學生們匯報奏折的事情已經停下來了,這兩位將軍也不可能看到奏折的內容。
此時樊存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態度而已。
果然,劉法和種平遠兩人的臉上都露出感激之色。
這番話在他們這些武人聽起來,是多么的振奮人心!
齊朝自立國之初就是以文抑武,也可以說,在這百余年間,齊朝的武人們一直在被壓制,甚至很多天縱奇才的武人,也都被硬生生打壓得郁郁而終。
劉法和種平遠又豈會不知道?
而這位新的官家,不論是說的還是做的,顯然都讓他們這些武人感激不已。
尤其是官家說的這句,“你們未來遲早也是有可能出將入相的”,更是不經意間給他們畫了一張大餅。而且嚴格來說這不是畫餅,而是很有可能成為事實的!
光是展現出的這種明君氣度,就已經勝過先皇不知道多少。
更何況,劉法和種平遠也從新官家的諸多舉措中,清楚地看到了他與先皇的不同,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