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平與寶馬,大眼瞪小眼。
沒馬鐙,這怎么騎
趙海平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武卒試煉副本第三階段的經歷。
那時候,他扮演一名副將,騎著馬突破北狄蠻兵的封鎖,在漫天風雪中去搬救兵。
而那個時候,他騎的馬,也是沒有馬鐙的。
這并不奇怪,因為武卒試煉副本發生的時期是大楚朝,而秦開云所在的朝代是楚魏之交。至于馬鐙這種東西,是大魏朝中后期,才正式發明的
當然,樂觀一點考慮,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馬鐙,但至少有馬鞍。
如果連馬鞍都沒有,那騎乘的體驗可就太酸爽了,簡直難以想象。
至于趙海平為什么能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通關武卒試煉
原因很簡單,他那時候拿了“弓馬嫻熟”的天賦啊!
如果沒有這個天賦,他別說騎馬突圍了,能不被戰馬一屁股顛下來就算勝利。
歸序者的天賦技能十分神奇,可以直接將一套十分成熟的肌肉記憶灌輸到玩家的身體中,所以那時候即便沒有馬鐙,趙海平也因為有著相關的肌肉記憶,而直接掌握了那個年代的頂尖騎術。
而對于那個年代的頂尖騎手來說,沒有馬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那時候,趙海平自然而然地忽略了這個問題,完全沒覺得有任何的不妥。
當然,在歸序者遠征的玩法中,也有一些玩家繳獲了賊寇的戰馬,過了一把騎兵的癮。但那是因為,那個年代馬鐙早就普及了。
而現在,趙海平所面臨的情況,可以說是困難的平方。
既沒有弓馬嫻熟的天賦,也沒有馬鐙!
馬鐙作為冷兵器時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對于騎兵顯然是至關重要的。它最大的作用可以配合高橋馬鞍,配合騎兵穩住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受力,更不容易摔下馬。
在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的時期,騎兵作戰時從戰馬上摔下來的記錄,屢見不鮮。
當然了,要說沒有馬鐙騎兵就廢了嗎
那也不至于。
在馬鐙發明之前也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也有以騎術聞名的名將。像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即使沒有馬鐙同樣可以做到人馬合一的效果。
只不過相比于有馬鐙的情況,需要付出更多更多努力罷。
現在,趙海平既沒有提升騎術的天賦技能,也沒有馬鐙。
于是就尬住。
“將軍”副將坐在馬上,有些不解。
趙海平只好硬著頭皮,雙手抓住馬鞍,縱身一躍!
倒也出乎意料地穩穩坐在馬上。
趙海平不由得心中慶幸:“還行,沒出現想象中那種翻車的情況。
“這樣說來,我用的是一代名將秦開云的身體
“那這可牛逼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