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地一槍帶走這名浪客之后,李鴻運自我感覺相當良好。
你刀法精湛又如何?在火槍面前那都是虛的!
果然軍資到位之后,盛軍的武器鎧甲全面革新,之前看起來難以戰勝的敵人也都不在話下了。
有句話說得好,要辦大事必須做到三點:第一,有錢,第二,
有錢,第三,還是有錢!
盛軍從最開始的菜雞戰斗力到現在的所向披靡,鄧將軍改良兵制、刻苦訓練固然有很大的功勞,但錢到位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否則,沒有這么多的狼筅和藤牌,沒有精良的火槍,恐怕跟這些訓練有素的賊寇對上,也還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當然,現在的火槍威力并沒有那么可怕,一槍不足以完全斃命,而且一旦距離遠了準頭就不行,但這一槍畢竟是近距離擊發,而且又有長槍手補刀,所以這名百戰賊寇就這么窩囊地死了。
而李鴻運則是瀟灑地吹了吹槍口的硝煙,遞還給旁邊的鳥銃手:“裝填!”
當副將就是好啊!
旁邊的鳥銃手敢怒不敢言,默默低頭給火槍裝填彈藥。
這個時代的火繩槍原理雖然不算特別復雜,但裝填彈藥仍舊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干的。
大盛朝后期火器逐漸興起,東夷人將西洋的火繩槍改進制成了夷銃,而盛軍又根據繳獲的西洋火繩槍和夷銃,改良之后制成了新式的鳥銃。
此時的鳥銃已經有定裝的發射藥,但裝填的流程卻依舊談不上簡便,所以不能作為主戰武器。
因為一旦鳥銃手被近身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的命。
鄧將軍把鳥銃也編入陣列中,
在藤牌手、狼筅兵和長槍兵等其他兵種的配合下,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接下來的戰斗,簡直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盛軍對這些賊寇,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手持不同武器的兵卒之間配合默契,狼筅兵和藤牌手牽制敵人,長槍手和鳥銃手趁機輸出,整個陣型簡直就像是一個移動堡壘,走到哪打到哪。
賊寇不論是妄圖單人沖陣還是多人圍攻,都根本無濟于事!
原本可以稱之為利器的夷刀對上了完全克制它的兵器,不僅完全無法發揮出原本的效能,甚至變成了拖累。
而且,在遇到狹窄地形時還可以隨時變陣,這些兵卒可以如同鋒矢般展開,也可以結成圓陣,在經過狹窄地形時還能分成兩陣,簡直就是全地形適用。
一些賊寇想要逃入狹窄地形作戰,結果卻發現不論什么地形,都是白給!
更何況盛軍的數量本來就數倍于賊寇,人數上是絕對優勢。
作為一代名將,鄧將軍從來不喜歡打以少勝多的戰役。
雖然以少勝多聽起來很帶勁,
但確實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能人多打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