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海回憶了一下具體的數據,回答道:
“目前已經簽訂的引進協議里,最大的一筆是
su-
27生產線的引進項目。此外,su-
30的引進計劃還在洽談當中。”
“那費用方面呢?”
王大海接著回應:
“su-
27生產線的引進,總預算是三十億美元。目前我們還在和對方對接,首輪需要支付三億美元。”
“三十億,還是美元啊。”
說到這里,會議桌盡頭的人語氣中滿是感慨。
“這就是科技落后必須付出的代價。”
“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西凰戰機,沒必要再花
30億美元引進三代機的生產線了。”
“把這筆省下來的預算,正好可以撥給江國士的項目。”
這番話一說,會議的討論便有了結果。
江軒宇的經費申請獲得了全票通過。
不僅第一期的十億經費得到了落實,后續的經費也有了保障。
而且,只要是項目所需的物資,各個部門都會全力配合,滿足江軒宇的需求。
“對了。”王大海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開口說道。
“咱們要是突然取消這三十億的訂單,毛熊那邊恐怕不太好交代。”
王大海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
三十億美元的超級大訂單,毛熊方面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蘇霍伊飛行設計局還指望這筆訂單維持運營呢。
“毛熊那邊不用太擔心,我們會去處理的。”會議桌旁的一位說道。
……
在龍防科大,江軒宇的個人實驗室里。
得知王大海將軍帶來的好消息,江軒宇心里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經費問題,終于解決了。
當初制造西凰戰機的時候,算下來總共才花了幾百萬。
但這次開發七代機,研發費用卻飆升到了幾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