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個星期的努力,張揚終于修好了精工車間的這臺機床。
這下可是徹底讓張揚在軋鋼廠揚名了。
李懷德更是利用這件事在高層好好地出了一把風頭。
機修車間和精工車間那么多科班出身的工程師、技術員都搞不定的事,結果被張揚這么一個野路子搞定了。
這不是勞動人民勝過那些臭知識分子的最好證明?
張揚!
一個窮苦無依的孤兒,連小學都沒上過,在組織和政府開展的掃盲運動下才學會的識字。
在工作之余,他利用空閑時間自學相關理論知識……
這其中的意義可是太符合如今的主流價值觀了啊!
在李懷德的安排下,張揚被當成宣傳典型上報到了部里。
部里又將張揚的資料上報到了更高層。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張揚大出風頭外,李懷德這個慧眼識珠的軋鋼廠領導也是跟著大出風頭。
對于一把手來說,最重要的本領是什么?
那當然是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了!
李懷德能從上萬工人中相中張揚這枚璞玉,這難道不是恰恰說明了他會識人,會用人嗎?
當然,張揚在出盡風頭的過程中,受到的質疑也不少,畢竟在浮夸風盛行的那些年里,各種離譜的先進或者典型可是太多了。
出于嚴謹,冶金部和機械部都有派專家來檢驗過張揚的維修水平。
面對專家的考察,張揚表現得十分符合自己的人設,他不太懂理論知識,但只要專家讓他去修個什么具體東西,張揚都能把那個東西拆開,然后將毛病點指出來。
這下張揚的表現可是徹底征服了這些專家。
1961年5月1日勞動節的晚上。
四合院,中院。
張揚家門口依舊是坐滿了前來聽收音機的鄰居。
今天的李鈺格外高興,她不僅第一次將收音機搬出了屋外,而且還給前來聽收音機的鄰居們準備了花生和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