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讓散布流言,越是心里癢癢想討論的原理一樣,人們都被數日前未曾揭露的真相鎮住,甚至還有不少陰謀論出現,之前的謠言中并未闡述全部事實,一定是有心人刻意隱瞞!
這樣一來,神仙幫助楊燁的事情,就愈發可信了!
如果是假的,為何要隱瞞?
楊燁有些郁悶,看這場面,聲名多半要逆轉。
不過,不要緊的。
“真相”與謠言形成的反差,讓百姓們更加相信真相,可他還有后手。
我來云州城是專門背鍋的?。?/p>
云州城三年不下雨一下來,天譴的鍋背在身上,豈不是又是一個風評逆轉?
甚至他覺得,御林軍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之后云州城再不下雨時,百姓們會更加憤怒。
因為百姓們對自己抱有期望,覺得有祥瑞,是一代明君。
可事實呢,完全相反!他們被騙了!
祥瑞他們沒有看到,哪怕再怎么深信不疑,在大旱之下,也都會認為是對德不配位的君王進行天罰。
想到這里,楊燁心里舒坦不少。
不過楊燁意識到一個問題,云州不是大旱嗎?
怎么還有這么多人跑到酒館來喝酒,不應該是指著皇帝大罵的嗎?
楊燁有些疑惑,追問道:“不是說云州大旱,為何百姓還有余糧釀酒?”
君風仙道:“臣受友人之托,開辟一方田地種植谷物,這谷物產量頗高,但可以釀酒,并且云州這幾年雖然大旱,臣靠著這位老友販賣酒水,再換購糧食,如此流通反復,因此此地雖然干旱,百姓倒也能勉強度日!”
“啥?在不下雨的地方種出了可以釀酒的谷物,并且換購糧食”
君風仙倒是個能人。
楊燁覺得無所謂,反正和自己無關,人們能吃飽,感謝的肯定也是君風仙。
反而還會因為吃太飽閑得慌,更喜歡聽些市井謠言,罵人的力氣肯定也大得多,沒事就罵罵昏君。
這是好事。
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飽穿暖,不為生計發愁,不就會誕生一堆鍵盤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