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開門的是宋夫人。
她穿著家常布衣,頭發梳的紋絲不亂,用一支銀簪挽起發髻。
溫柔含笑,“顧姑娘來了?!?/p>
顧喜喜行了一禮,喚“師娘”。
如此稱呼,便是親近之意。
宋夫人笑意加深,熱情道,“別在外面站著了,快進來吧?!?/p>
再次來到品蘭居。
還是清幽古樸的風格,卻因為處處可見居住的痕跡,為這里增添了煙火暖意。
地上的蘭草長勢不錯,看得出有主人精心照料打理。
宋夫人邊為客人引路,說,“聽說喜喜姑娘精通茶道?!?/p>
“外子新得了珠蘭花茶,今日第一次啟封,就等著喜喜姑娘一同品茶呢?!?/p>
宋夫人不落痕跡改稱“喜喜姑娘”,也是對顧喜喜回應的態度。
顧喜喜笑,“都是那些孩子們替我吹的牛吧?”
“我不過是種了些茶樹,也愛喝茶,所以自己摸索著做了些茶?!?/p>
“但說到頭還只是個種田人,不通三雅,茶道哪里敢當精通而二字?”
“只愿等會兒別糟蹋了先生的好茶罷了?!?/p>
宋夫人輕笑出聲,“姑娘真真是個詼諧的。”
“都能自己種茶、制茶的人了,怎能不會把握茶的品味?”
宋青山宋老,極愛有三。
莘莘學子、蘭草高潔、茶香清幽。
顧喜喜設計品蘭居時,書房內專門辟出一塊地方作為茶室。
地上做成木臺,鋪設草席。
喝茶時可席地而坐。
此時小炭爐上的水已經煮沸。
宋先生親自起身迎客,拱手見禮。
顧喜喜回禮,說,“承蒙先生與師娘相邀,上門叨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