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池渡村的人都領(lǐng)完了,顧喜喜讓安慶和點出本地顧家族親那一份,由車夫送去甜水村。
甜水村住的顧姓人多,放在那邊,由他們再通知其他人去取即可。
三人回到家,看著安慶和倒出成堆的銅錢,開始數(shù)錢。
顧喜喜對安慶和說,“你今日就不用跑了,有族老親自作保,代為收款,過兩日那邊錢收齊了,你再去不遲。”
“行。”安慶和用繩子將一千文銅錢串成一貫。
他臉上并沒有太多賺錢的喜悅,嘆道,“哎呀,你說咱們開作坊圖啥呢?要想辦法進原料,本錢就不少了,還要按喜喜說的妥善處理污水。”
“雇工加上熟練管事工人,這就要八個人。”
“八份工錢,最后落到咱自己手里的就這三瓜兩棗。”
因為顧喜喜一開始就定了肥料和農(nóng)藥賣低價,開作坊頂多是掙點兒辛苦錢。
何景蘭說,“我倒是覺得這樣很有意義。”
“你看,這一個小小的作坊,就讓八個人找到了養(yǎng)家糊口的營生。”
“安慶和你這樣做是功德無量。”
安慶和想想也有道理,“如今步入正軌,也不用我整日盯著,掙得少就少吧。”
顧喜喜笑說,“你們說的只是眼前之利。”
“以后呢,云嶺縣、蜀地的頻婆果園,我的果園,西北那邊的過果林,我新買的地,光是咱們自己就離不開這作坊。”
“估計要不了多久,還要你多雇幾個人,多買幾套工具,擴大生產(chǎn)呢。”
安慶和一拍腦袋,“對啊,我怎么忘了這茬,真是顧此失彼、鼠目寸光!”
何景蘭撇嘴,“這次你成語用的不錯。”
顧喜喜又道,“還不止這些,若咱們的制作工藝還能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效率,產(chǎn)品還能賣給更多人。”
“我只讓你現(xiàn)在賣低價,不代表賣給其他人也是一樣的價錢。”
安慶和深呼吸,眼睛露出屬于商人的賊光,“對啊!”
“這些農(nóng)藥,肥料是你獨家調(diào)配,我有、人無的貨品,本來就該是奇貨可居!”
他錢都不數(shù)了,轉(zhuǎn)向顧喜喜,眼神狂熱,“只要能打開局面,讓別人知道咱們的東西好,咱們東西管用,提價不在話下!”
“普通百姓種地買大包,批發(fā)價,有錢人打理宅院,買小包,可以再貴點兒。”
顧喜喜微笑頷首,“想明白了?”
安慶和是個真正的行動派,當即說,“不然你再弄點侍弄花草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