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這么飽滿的麥穗,前所未見,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運過來。
也難怪其他姓顧的犯紅眼病。
不過大家心里越來越清楚,像顧大爺那樣暗地里使絆子,或者像顧二爺那樣偷肥料,最終都是行不通的。
也許所謂的秘方,真的只能在顧喜喜手里發揮效用。
傍晚回家時,顧喜喜遠遠看見顧二爺在路那頭閃了一下,明顯是躲著她走。
顧喜喜對此全然不在意。
既然無法和平共處,讓對方怕她一些,倒也沒什么壞處。
麥子曬足三天,脫粒歸倉。
顧喜喜家的所有雇工聚在一起給麥子稱重。
平均畝產一千斤!!
這個數目,別說圍觀的村民了,就連全程參與的雇工們都瞠目結舌。
本地冬小麥的收成,常見的是畝產五六百斤。
顧喜喜第一年接手,所獲麥子就比尋常翻了一番。
怎能不讓人大受震撼?
眾人矚目下,顧喜喜倒表現的尋常。
她還真不是故意扮成熟,裝的不在意,而是這產量對她而言實在太平常了。
并沒有什么跨越式、值得慶祝的地方。
最后,顧喜喜細分到每畝地的收成,按約定的比例,給每位雇工相應分成。
她自己并不動手,而是讓雇工們自己稱重,自己打包。
陳大富專門借了親戚家的板車來。
他滿面紅光,喜氣洋洋,“跟著東家,可比我種自家那一畝三分地值得多了!”
有年輕雇工笑道,“那你家里的田,總不能空著吧。”
陳大富笑道,“我爹現在還能干的動,我讓他們隨便種些作物就行了。”
另一名雇工說,“我到這邊做工,我那些親戚,還有我老婆娘家的親戚一個一個陰陽怪氣,說我沒出息,自家的地不好好種,跑去給別人干活。”
“結果你們猜怎么著?如今咱東家名聲在外,前天還有人求著我,想讓他家小子跟我來這邊,一起干。”
陳大富冷哼道,“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家那點兒田地,年景好了,頂多能混個溫飽。要是年景不好,全家只能喝稀的,餓不死就行。”
大家一邊裝麥子,一邊聊的熱火朝天。
顧喜喜心想,這批糧食到手,等外面的局勢徹底平息,西北軍后續的酬金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