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均是皇恩,有什么公平不公平?”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理所應(yīng)當。”
崔開濟當即皮笑肉不笑說道。
楊定國頓時被說得啞口無言,如果他還繼續(xù)為趙暮云爭取和辯解,恐怕會被崔開濟等人冠以結(jié)黨之嫌了。
“陛下,老奴覺得,是不是可以給趙暮云爵位?以他這樣的功績,封一個縣男絕不過分!”
就在這時,呂春芳忽然說道。
什么!
五位尚書和御史大夫都紛紛朝呂春芳投來怒視目光。
這個老太監(jiān),怎么這么多嘴,有他什么事呢?
要知道大胤的爵位分為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十等。
但這些爵位,并不是想封就封的。
只有皇族及姻親,以及開國時候封的那些勛貴承襲下來才有。
擁有爵位的這一部分人成為了大胤帝國最核心權(quán)貴階層。
接下來,便是以六部尚書這些讀書人通過科舉考取功名步入官場而形成的士大夫階層。
大胤的軍隊之中的上層軍官,要么來自世襲權(quán)貴,要么來自士大夫階層。
普通士兵升遷,能做到都尉就已經(jīng)天花板。
趙暮云一個來自農(nóng)家的子弟,能從一個邊軍小卒,做到校尉,就已經(jīng)打破了很多規(guī)則和平衡。
要不是臨危受命,要不是河?xùn)|道邊軍實在沒人,要不是裴倫那點小心思,趙暮云不可能當這個校尉。
而且,這個校尉一開始是要擦屁股背黑鍋,執(zhí)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誰知,趙暮云竟然以五千兵馬的弱勢兵力,把這件事辦成了。
如今,呂春芳這個老太監(jiān)竟然多嘴,在不給趙暮云升官的時候,提出要給趙暮云封爵位。
崔開濟一臉狐疑。
他稍加思索,便發(fā)覺這肯定不是呂春芳隨口說的,一定背后有永昌帝的授意。
看來,這個皇帝說要刮骨療傷,是要動真資格了。
那些擁有爵位的人,躺在先輩的功勞簿上太久,還真的需要像趙暮云這樣出身貧寒家庭的人當鯰魚。
果然沒猜錯,他看到了永昌帝在微笑。
今個皇帝非要給趙暮云一個交代才罷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