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過后,姜遙就加快了做陶的進度,可算的上是沒日沒夜的趕工了。
至于原因嗎?無他,純粹是被嚇到了。
姜遙剛穿過來的時候,一連串的事情趕得很,還沒好好了解這個朝代。
這一了解可不就出事了。
當今天子起兵微未,一介草莽登大寶,定國號為明。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剛經歷過兵禍,百廢待興。
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人口。
古代人均壽命短,婚育年紀也低。
再加上現在缺人,這不,女子十五就可以許人了。
好巧不巧,姜遙這具原身今年剛滿十四,再有六個月,可就到了官府定的婚配年齡了。
也難怪姜嬸籌謀著計算,要是原身當真是個幾歲的小丫頭,說不定主意都得打到原身母親身上去。
也虧兵禍,死的人多了,人口稀少,官府也許了女子可以自立門戶,不過更多的還是鼓勵寡婦再嫁,甚至孝期都給減短了。
姜遙可沒打算年紀輕輕就嫁人,原身才十四年紀輕輕骨骼都還沒長開,好不容易重來的一條命姜遙可沒打算搭在生孩子的鬼門關上。
女戶,姜遙絕對是要拿下的。
現成的借口,侍奉病重寡母,為父守孝。
拖幾年,借口就換成延續姜家火種招贅婿,至于怎么招,人選肯定是要把在自己手心里。
不過此刻也別想這么多,先渡了面前的難關來。
姜遙沒日沒夜的趕工自然也有回報。
姜父生前談下的大單子,甚至死后違約賠了不少,姜遙又給重新拿下了。
果然在哪里還是得要手藝啊。
姜家的陶窯里有現成的雕刻器具,姜遙毫不猶豫的拿來用了,除去原定的花紋,姜遙自然也加了不少現代所學的花紋。
燒制出來的成品自然是頂頂好看的,能拿下單子也很正常。
這批的貨抵了上一批單子,錢拿回來了不少,姜遙還和掌柜的定了下一批,先把定金拿到手了。
陶窯多少還是賺的,一來一回,十兩銀子到手,不過也是先前的料現成的。
如今,姜遙手里十兩銀子,四兩拿去給阿大阿小入些材料,二兩留著貼補家用給姜母買藥,這手上還剩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