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姜府燈火通明,哭天搶地的聲音直到后半夜才漸漸小起來。
今日街上的人議論紛紛——“聽說姜娘子的母親好像去世了。
”“什么聽說啊?我家舅娘就住那片聽說昨夜鬧了好大的動靜呢!”“聽說今日吊唁咱們縣令和沈氏商行的東家都過去了呢!”“人死不能復生,姜娘子人這么好,還是希望姜娘子早日走出悲痛。
”……人群熙攘,很快就熱鬧起來了,大家都忙著營生,街上處處都是吆喝聲,旁的話也不再多說了。
姜府早已掛上白番,一片縞素。
姜遙一身素服,撥發徒跣,一張俏臉上紅腫的眼顯得格外分明。
身側有兩位少年扶著,面上也盡是哀容。
“阿姐注意。
”,左側的少年身長玉立,衣袖寬大,頗有前朝衣帶當風之感。
右側的少年高壯一些,面容更顯得憨厚。
姜遙拍了拍兩側姜竹、姜誠,門外身著白服的少女快步走來面色猶帶淚痕,聲音清脆,“阿姐,吊唁的賓客已經過來了。
鄭縣令和沈東家也來了。
”“好。
”,姜遙微微應和一聲,任由少女也就是姜洵為她鋪些妝粉掩蓋滿臉的疲倦。
“誠哥兒留在這里吧,竹哥兒和阿洵和我一起去見客。
”,姜遙聲音淡淡的,卻還是掩蓋不住其中的疲倦。
兩位少年松開手,任由姜洵攙扶住姜遙,走向前廳。
人很多,每一個人面上都真切的關心著姜遙,哀嘆著姜母沒享幾年福。
鄭縣令一身青衫,看起來莫約二十七八歲,人顯著清正,見姜遙過來,連忙迎了上去語調關懷,“姜娘子可還好,莫要憂思過度,令堂在天之靈也不愿你如此這般。
”姜遙拱手行了一個禮,回道:“多謝鄭縣令關懷,只是喪母之思難抑,倒讓您見了笑話了。
”“何出此言。
”,鄭縣令苦笑一聲,“人之常情,我豈不能理解?姜娘子一片純孝,某自是佩服。
”“謬贊。
縣令高潔,姜某更有一事相求。
”,姜遙語調鄭重微微一拜。
“姜娘子有事直說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