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李大爺家,姜尋又去了村尾的王婆婆家。
王婆婆無兒無女,眼神也不太好。
姜尋幫她把漏風的窗戶用干草和泥巴糊了糊,又檢查了一下米缸,發現里面的糙米已經不多了。
他默默記在心里,想著下次進山,看能不能打些小獵物給老人送來。
老人們過意不去,總想從家里拿出些什么東西感謝他。
或許是一把炒熟的豆子,或許是半塊舍不得吃的窩頭。
姜尋都笑著婉拒了。
他做這些,不圖回報,只求心安,也希望母親和妹妹能在這個村子里過得更舒心一些。
雪風安靜地跟在他身邊,偶爾用腦袋蹭蹭他的腿,似乎也明白主人的善意。
這幾日,姜尋的舉動,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這姜尋小子,真是出息啊。”
“可不是嘛,以前蔫蔫的,現在跟換了個人似的,懂事能干。”
“知道孝敬老人,是個好后生。”
這些議論或多或少也傳到了劉蘭的耳朵里。
她聽著,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村里的廣播就響了起來。
是孫支書的聲音,通知各家各戶派人去曬谷場磨面,準備過年的吃食。
公社分的麥子不多,但好歹能讓家家戶戶過年吃上一頓白面餃子。
姜尋和劉蘭一起去了曬谷場。
此時,曬谷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三三兩兩地說著話,臉上帶著對年節的期盼。
幾盤大石磨旁,已經有人開始輪換著推磨。
石磨沉重,推起來十分費力,不一會兒就累得氣喘吁吁。
“尋兒,咱們也去幫把手。”
劉蘭輕聲對姜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