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戰績,在大夏與元蒙的交戰史上從未有過。
彪悍兇狠的元蒙韃子,從來就沒把大夏士兵當人看。
在他們的眼里,大夏軍隊里的兵士,就是一只只會說話的兩腳羊。
元蒙韃子騎兵的鐵蹄所到之處,大夏兵士無不血流成河,伏尸遍野的慘狀令人不寒而栗。
此次來犯的,是企圖進入軍墾地搶劫牛羊和糧食的一隊兵馬。
按平時兩軍對壘的實力來對比,有效抗擊這隊兵馬,北防軍就得派出至少上千人的兵力才能與之對抗。
但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黃羊峴烽火臺編制十人的烽燧兵,在什長高五為首的四人遇難后,余下的六人由奴籍兵卒葉十三帶領下,創造出如此驚天動地的戰果。
元蒙韃子兵給大夏人心頭留下的陰影,這一下就被葉十三的戰績所沖破。
這會讓北防軍轟動,更會使朝野震驚。
……
望著眼前被拉壞了的硬弓,粗糙的箭簇,彎曲不直,且長短不一的箭桿時,連葉十三都感到一陣后怕。
這他娘的什么垃圾裝備?
再看看眼前的幾把佩刀,無一不是鋸齒樣的爛鐵條。
最能入眼的,卻是幾把劈柴砍樹用的斧子。
要不是冬季缺少降雪的干燥,揚起的塵土造成了視線干擾的話,元蒙韃子的騎兵也就不會被攔馬刺折損一部分。
要不是塵土漫天下盲人瞎馬亂闖,二三十人也就不會被這些破弓爛箭趁亂射死。
要不是這種亂象下,加上元蒙韃子的騎兵本來輕敵,他再是武功高強,也不會如此容易地就砍死了七八十名來犯的敵人。
要知道,這些烽燧兵,連一匹像樣的戰馬都沒有。
更別說什么能騎善射了?
難怪什長高五,在元蒙韃子來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天時,地利,勉強的人和都讓他葉十三占了。
北防軍的一名驍騎尉,在烽燧兵的一名百夫長的陪同下,查驗過戰場后,吃驚得立在馬背上半天合不攏嘴。
“這些韃子,是被你等所殺?”
征戰多年的驍騎尉,望著滿地的元蒙韃子騎兵的尸體,不敢相信“眼見為實”這四個字的含義。
“回大人話!”
不失機靈的馬成,伸手整了整身上破爛不堪的革甲,單腿跪地,雙手抱拳道:“敵襲發生,葉什長指揮有方,示警狼煙升起后,又率領步弓手在烽火臺外圍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