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駙馬…陳大人,這是應天府‘居民身份證’發放人員目錄,請您過目。”
“這是,從國子監內招募的屬吏名單,需您簽字蓋印發往吏部核對。”
“這是海員招錄名單,需要您簽字蓋印,發往兵部核對。”
“哦對了…這還有一份水師教官、造船工匠的錄入名冊,需要您確認。”
“另外,最近銀監司出了點狀況,銀監司副司長王輝王大人讓下官跟您說一聲,勞煩您有空去一趟。”
“……”
政務司衙門內,身為政務司首位入駐的政務大臣(軍機大臣)的陳鋒,正坐在大案后書寫著什么。
只不過他并未使用毛筆,而是握著一支碳素筆,那握筆姿勢也頗為奇特。
這一幕,看得正在向他匯報各項工作的李景隆眼皮直跳。
沒錯,李景隆最終成為了陳鋒身邊的得力助手。
協助處理日常雜務、整理匯總各類信息,而后匯報給陳鋒。
待陳鋒簽字蓋章后,便由他送往各部核對、接洽。
起初,李景隆心中頗為不情愿,覺得這官職太小,與自己身份不相符。
但在老父親李文忠苦口婆心的教誨下(皮鞭教育),他才勉強前來任職。
入職一段時間,深入了解陳鋒所做之事后,李景隆由衷地感到心悅誠服。
因為陳鋒所做的每一件事,看似平凡普通,實則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而且,陳鋒的勤勉程度遠超李景隆的預料。
這樣一位能做事、肯做事、做大事,一心為民為國、兢兢業業做事的人,著實值得敬重。
漸漸地,李景隆改變了對陳鋒的固有看法。
這人雖說年紀輕輕,但辦起事來雷厲風行,敢想敢干,效率極高,令人刮目相看。
共事一段時間后,李景隆還發現,陳鋒并非如傳言中那般桀驁、猖狂,反而是個極為溫和之人。
起碼對待屬吏、下官以及百姓皆是如此。
然而,有兩點一直讓李景隆有些難以接受。
其一,陳鋒平日吃飯的吃相…實在是難以恭維,李景隆甚至懷疑這家伙是不是餓死鬼投胎,吃得那般急切。
其二,便是陳鋒寫的毛筆字…簡直不堪入目,水平與剛啟蒙的孩童無異,歪歪扭扭,毫無筆鋒可言…簡直不忍直視。
好在,陳鋒用碳素筆寫出來的字倒別有一番韻味。只是那握筆姿勢,對于平日里最喜愛琴棋書畫的李景隆而言,看著實在是別扭。
他不禁思索,陳鋒如此才華橫溢,為何偏偏駕馭不了毛筆,只能使用這碳素筆呢?實在是令人稱奇。
但轉念一想,或許這便是奇人的獨特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