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好打擊陳稷的積極性。
陳稷說道,“李叔,我有一件事拜托你。我想給家里的后院砌墻,再蓋一個大鐵棚,把家里的地都圍起來。”
他家在村西,整個潮田村單獨的一間屋,平常沒什么人光顧。
不過,陳稷就怕識貨的人。
那些金絲楠木,金貴得很,萬一被盯上了,那是一個大麻煩。
“這沒問題。”
修設院墻,這在農村太常見不過了。
李守田吸了一口煙,又道,“手續辦好了,很快就能拉電線,從縣城那邊拉過來的,用不了半個月,全村就能通上電,那條瀝青路,也動工了。”
“李叔,你辦事我放心。”
陳稷從懷里掏出一包大前門,遞了過去,“我還想在村子周邊,村道上,還有海邊,都裝上路燈。以后裝貨,鄉親們就用不著抹黑干活了。對了,周邊村子的生蠔養殖那事,怎么樣了?”
他記得之前傳授了生蠔,海帶和海藻的養殖技術,并且鼓勵村民們一起養殖,他負責回收。
“喲呵?大前門啊。”李守田把煙接過,笑道,“他們的積極性挺高的,畢竟他們都知道,這些能賺到錢。”
“只是那兩條村子,看情況是真打算自己干。”
“沒事,讓他們去吧。”
又閑聊了幾句,陳稷回家了。
好好的睡了一覺。
一大早。
陳稷割了五斤豬頭肉,米缸里舀了十斤米,又去生產大隊買了十斤燒酒,帶上陳土根就前往杏花灣。
此行,他可謂準備十足。
他想好了,如果這個徐大海真的有本事,那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都得讓徐大海跟著他干。
當然,徐大海性情古怪。
陳稷決定見機行事,再投其所好。
為了避免太高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兩人騎上了生產大隊的那輛破自行車。
進了杏花灣,陳稷問了兩三個人,才找到徐大海家里。
開門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身材消瘦,臉上帶著菜色的年輕人。
他打開門,看到陳稷和陳土根,小心翼翼的問,“你們,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陳稷禮貌問道,“請問,這是徐大海的家嗎?我叫陳稷,他叫陳土根。”
“……是。”后生愣了愣,點頭答道,“哦,我叫徐小滿。”
“你好,我們是專程過來拜訪徐師傅的。”
“這個……我爸不太喜歡見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