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們的父母說馬鈺的壞話,他們也會認為父母老古董不通事理。
外界的嘲諷不但沒有讓大家退縮,反而讓小組織更加的具有凝聚力。
馬鈺自然知道為何會如此。
一方面年輕人最是熱血,喜歡這種俠肝義膽的故事。
二來,有共同的敵人,才更容易同仇敵愾,增加彼此的認同感。
三來,大家覺得自己在對抗全世界,這種感覺太酷啦。
對于這個結果,馬鈺是非常高興的。
他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搞什么小組織,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他想做很多事情,指望老一輩是靠不住的,這些人的思想已經定型,很難做出本質改變。
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才是未來。
這些二代目有父輩的資源,未來也必然是大明的上層階級。
誰能影響到他們,誰就能左右大明的未來。
不過馬鈺依然沒有過多干涉,依然任由小組織野蠻發展。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沒做,而是一直在默默的觀察,看看哪些人有培養的潛力。
目前最讓他中意的是吳高。
茶點鋪子開業的時候,大家都很積極,但開業之后就都沒放在心上了。
還是和以前一樣,該干啥干啥。
只有吳高是真的上心了。
每天都會監督廚師干活,還制定了一些規矩。
時不時的抽查糕點茶水品質,核對各種賬目明細,將每一筆賬都記的清清楚楚。
也因此,他自然而然的成了茶點鋪子的賬房。
不少小伙伴拿此事打趣,喊他大管家之類的。
他也都是一笑了之,從不爭辯也不解釋。
但馬鈺依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人不同于物。
一樣工具的好壞,用一下就知道了。
人是復雜的,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有個全面了解。
再說了,他這輩子才十三四歲,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沒必要那么著急拉人入伙。
除了小組織這邊,他還也沒忘記關注卸甲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