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白返回云州城后,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將左衛城大捷的詳細戰報,連同自己的查驗結果和請功奏疏,一同發往京城。
奏疏中,他極力渲染了禿發部的兇悍和張墨面臨的險境,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左衛城軍民如何浴血奮戰、以少勝多,最終陣斬敵酋、大獲全勝的輝煌戰績。
對于連射弩,他提及是“將士用命,偶得利器相助”,巧妙淡化了其顛覆性的作用,重點突出將士的勇武和指揮的得當。
消息傳出,首先在云州上層引起了軒然大波。
震驚、難以置信、狂喜、嫉妒、猜疑……,種種情緒在不同的人心中交織。
都督府內,與墨江白交好的將領紛紛前來道賀,稱贊他慧眼識珠,提拔了張墨這等良將。
而一些素來與墨江白或有齟齬、或隸屬不同派系的官員,則在震驚之余,不免酸溜溜地議論,懷疑戰果是否有水分,甚至私下腹誹墨江白是否為了軍功而縱容下屬虛報。
云州的文官系統則更關注此戰帶來的后續影響。
如此大捷,朝廷封賞必重,北疆格局恐將生變。張墨的崛起勢不可擋,該如何與之相處?左衛城的重要性陡然提升,相關的錢糧調配、人員任命都需要重新考量。
然而,所有這些波瀾,暫時都還未波及到左衛城本身。
此時的左衛城,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與戰后重建的忙碌之中。
張墨兌現承諾,從豐厚的繳獲中,拿出了大量金銀布匹,對參戰將士進行了極其豐厚的犒賞。
戰死者撫恤加倍,傷者得到最好的救治和額外的賞銀,立功者按功行賞,人人有份。就連協助守城的青壯和民夫,也都分到了足以讓一家人過一個肥年的錢糧。
一時間,左衛城內歡聲笑語,軍心民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高度。所有人都堅信,只要跟著張騎尉,就有前途,就有活路。
張墨并未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深知,這只是開始。
他一邊組織人力,加緊修復城防,將此次大戰中暴露出的薄弱環節一一加固。
一邊利用繳獲的大量戰馬,進一步擴充騎兵隊伍,尤其是重點訓練馬上使用連射弩的戰術,將此次實戰中獲得的經驗固化、推廣。
羅老虎的商隊變得更加忙碌。
他們不僅要消化此次繳獲的大量毛皮、牲畜,還要按照張墨的要求,加大力度采購鐵料、硝石、硫磺等戰略物資,尤其是制造連射弩核心部件的優質鋼材。
左衛城的軍工體系,在戰爭的刺激和資源的注入下,開始全速運轉。
張墨的連射弩工坊也悄然的開張了,他開始嘗試用前一世加工廠的方式來制造連射弩。
“睚眥”組織也借機大肆擴張。
此次大戰,情報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張墨對其更加重視。
他撥付重金,讓羅老虎物色更多機敏可靠、身份各異的人才,向北原諸部、乃至云州、趙州、均州以及京城等地滲透。一張無形的蛛網,正在悄然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