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香將整個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甚至在對方的態度上添了幾筆濃墨。
吳雅雅聽得怒火中燒,怒斥道:
“大前坡那幾個工廠我們南慶鎮的領導早就想拆了,工廠對于附近的耕地造成極大的污染,連湖泊、河流也被慘遭其害;如果能因為高鐵的建設拆除,也是一件好事。”
陳楚河疑惑:“既然你們一直都知道存在這么嚴重的問題,也想拆,為什么不拆?”
吳雅雅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因為背景強大,跟縣里的某些領導存在著很深的利益關系,我們動不得,不過從三年前開始,這幾個廠就陸續經營不下去,排放的污水也逐漸減少,現在也基本沒有排放了,你現在看到的這些都是以前的。”
陳楚河的眉頭一皺,說:“你說三年前,這幾個廠就經營不下去?”
想起他們看到的賬本,數據都很漂亮,表明了廠里的效益很好,經營狀況良好。
肯定是有問題的嘛!
“是啊,以前廠里的工人都是從我們鎮里或者附近村里招,這幾年大家都陸陸續續被辭退,廠區基本沒幾個人了。”
吳雅雅對他的反應有點驚訝:
“你們剛去廠區,沒看到賬本?”
陳楚河露出笑容,說:“你覺得我們作為拆遷方,看到的賬本會是真實的嗎?”
“為了更多的賠償款,他們把賬本做的很漂亮,你們應該有這幾個廠里的不少資料吧?”
這幾個廠,雖說對附近耕地造成不小的破壞,但也給當地政府納稅不少,解決政府的財政危機;但他們往往為了減少納稅、或者爭取補貼,都會向當地政府賣慘,給出的賬本自然會比真實的還慘。
而當地政府在補貼之前,肯定會做實地考察,也會保留考察記錄,這些都能證明廠子的慘狀,與目前他們看到的截然相反。
想到這里,陳楚河就激動。
證據確鑿,到時候甩在周書記和趙書記的臉上,看他們怎么說。
“不好!”
吳雅雅突然想到什么,驚呼一聲,急忙撥打電話:
“盧書記跟廠區是一個屁股,你們今天的行為算是打草驚蛇,不知道他那邊有沒有收到消息,走,咱們回去。”
三人馬不停蹄的出去,往鎮政府跑去。
而服務員剛端菜過來,看到三人匆忙離開,一臉懵。
“吳書記……你們還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