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棠雪最先注意到托盤中間的一碗灰綠色的湯汁上。
隔著這點兒距離,能聞到酸餿味。
江棠雪皺著眉頭:“這是發酵出來的?”
崔玉林點點頭:“還得是行家,這是京都特色豆汁,以前還是宮里流傳的飲品。當時候大臣們喝了都稱好。”
江棠雪湊近,我們手在碗上面扇了扇,一股子味道沖進鼻腔,有些上頭。
能都開口稱好,要么大臣們鼻子壞了,要么是看在皇帝面子上,不敢說其他話。
心思歪了一點,江棠雪很快轉了回來。
“嘗嘗。”
小湯勺舀了一口,江棠雪嘴唇抿了一下。
豆汁的口感倒是挺獨特的,酸香回甘,濃稠滑膩,因為溫度高,湯汁里沒有太多的餿味。
江棠雪不喜歡這個味道,但還在能接受的范圍:“這個是綠豆發酵的?”
崔玉林意外江棠雪居然沒有嫌棄:“是,綠豆過濾淀粉后剩下的殘渣發酵,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說著,崔玉林遞過來一個焦圈:“這個是和豆汁搭配著吃的。焦圈是油炸出來的,口感酥脆沾點豆汁的湯汁,里面的油可以降低酸味。京都的人平時都是這么吃的。
江棠雪嘗試了一下,確實味道比剛剛好吃了很多。
這樣奇怪的搭配,竟然意外和諧。
崔玉林看她停了下來,推過去了一個糖火燒:“糖火燒制作方法有好幾種,我喜歡吃這個,之前還特地跟著文師傅學了一下。你猜猜為什么這個皮和其他火燒不一樣,是這種顏色?”
這種小問題,難不倒江棠雪這種高級廚師:“加了紅糖?”
“是”,崔玉林說起了做法:“紅糖和面粉混合均勻后,先烤熟,然后加入麻醬、桂花、油攪拌,這是餡料的做法。燒餅得用發面做,發酵后加堿,中和其中的酸味。”
江棠雪聽著介紹,小口傷了燒餅的皮毛:“這面醒發不錯。”
仔細看了兩眼,江棠雪就知道做法了。
面搟成薄薄一張,將調好的芝麻醬餡料均勻涂抹在面片上。之后卷起來成筒壯。
“這個是怎么烤出來的?”
不同的烤爐,做出來的味道略有差異。
崔玉林有些失落:“文師傅自己找人定制的烤爐。我之前學藝是想吃的時候隨便吃,結果看了文師傅的烤爐后,我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