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只當是孫山的同窗好友,大過年遇見了,給見面禮也正常。
等回到家里,越看越覺得這玉佩材質不錯,摸上去顏色純凈、玉質細膩、油潤度好、手感溫潤、硬度和密度高,是塊不錯,值得珍藏的和田玉玉佩。
價值不菲,應該挺貴的。
何老夫人還想著孫山這個同窗挺大方,給的見面禮挺貴重。
二孫媳婦看到后,連連稱贊,說這是玉王閣的貨,而且還是最新款。
因為她想給相公買塊玉作為生辰禮物,實在太貴了,就沒買。
二孫媳婦還腆著臉問何老太太能不能資助一下。
老夫人出了名的好脾氣,看到這樣的二孫媳婦,一時之間不知道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不過也知道孫媳婦知道自己好說話,才敢這樣問。
得知要50兩,何老夫人拒絕資助,免得被兒孫說偏心。
兒孫媳婦只好垂頭喪氣地溜走了,蹭不到錢,那相公的玉佩只能不買了,讓自己出錢,可舍不得。
何侍郎回來后聽到這件事,便請孫山過來問清楚。
50兩說很貴不算得,但絕對不便宜,得搞清楚是哪個送的,不能隨便收貴禮。
孫山以為這是一件小事,沒放在心里,何侍郎這么問了,就如實地回答。
何侍郎疑惑地問:“阿山,你跟徐國公家的徐管事很熟?”
孫山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說:“說熟也不是很熟,說不熟也挺熟。上次我到金陵的崇正書院也是讓他幫忙搞來推薦信的。這次想不到在碧云寺遇見。徐管事說他是來進貢的。今日恰巧跟徐世孫來碧云寺祈福。”
何侍郎聽到后,點了點頭說:“我們讀書人,最好不要跟這些勛貴走得太近,于名聲有礙。”
孫山明白何侍郎的意思。
大乾的讀書人和勛貴不太對眼,特別很多勛貴是武將出身,而且很多是泥腿子出身,暴發戶氣味十足,世家子的讀書人非常看不起他們。
何侍郎出身書香門第,當然也有這種想法。
而且文官要是和勛貴走在一起,難免惹爭議。
孫山雖然不認同,但也不會反駁,何侍郎也為孫山好。
連忙點頭應承:“大爺爺,我明白,以后會注意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