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令就可以借故等有原告了再開堂。
現(xiàn)在又不是一個電話就能找人的年代,等找到原告了,都不知道何時何月了。
所以一定不能讓楊雄跑路。
桂哥兒悄聲地問:“山哥,我有個問題,我們這次只告楊雄嗎?可楊雄的靠山是唐縣令,我們動楊雄,唐縣令會不會轉(zhuǎn)過頭對付我們?”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楊雄雖然名義上不是唐縣令的小舅子,但實際跟小舅子是一樣的。
楊氏在唐家后院說一不二,她,她兒孫請求,唐縣令說不定會護著。
還不如把唐縣令一起拿下。
孫大力也有點擔心地說:“是啊,唐縣令那么縱容楊雄,才會使得他無法無天。就算我們錘死楊雄,唐縣令會不會不甘心,對我們做什么啊?”
孫山也不知道唐縣令會不會對他們做什么。
孫山不對付唐縣令,其實也是無奈的選擇。
一來所有證據(jù)都指向楊雄,并不是唐縣令所為。他查到的資料,說大不大,說小也很小,很多官員都有這個問題。唐縣令做事非常狡猾,法律上真的沒有出大差錯,想錘死唐縣令有難度啊。
二是唐縣令是官,他只不過一個舉人。他的確可以告狀,可不是萬不得已,孫山是不會這么做。他一個舉人告官,雖然比平民有優(yōu)勢,但對他的前途也有礙。
試想一下,一個舉人,官都沒當,就是去告官,會在履歷上有重重的一筆。
官官相衛(wèi),孫山如果要當官,就不能先傷害官。別人看到他會敬而遠之。
三來目前的形勢非常微妙,特別是新賦稅實驗時期,好多事有機會出現(xiàn)蝴蝶效應。
孫山不想搞大事。更不想給何家添麻煩。
他雖然有何家這個靠山,但要錘死唐縣令,必然需要何家?guī)兔Α?/p>
而現(xiàn)在又處于錯綜復雜的動亂中。
遠在黃陽縣感受不到時勢的動蕩,但在京城,在金陵已經(jīng)暗潮涌動。
別看一個縣令小小的,但也是官。一個自下向上告,會引起注意。孫山可不想成為斗爭的旋渦。
北宋有一起“少女阿云”案,本來就是一件普通的民間女子殺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