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又看了看何大郎和何大嫂,覺得他們兩個倒是比三年前發福了,也多了笑容了。
看了看追著奀仔跑的一男一女小娃子,也難怪他們的狀態越來越好了,做了阿爺阿奶,有了孫子孫女,心情自然好很多了。
吃過晚飯,回去的時候,孫山又收獲到何家長輩的金銀子,年紀那么大,還收禮物,怪不好意思的。
第二天一早,孫山晨讀完后,跟著孫三叔到山貨鋪,他想看一看三表哥的山貨鋪做得怎樣。
畢竟讀書,不能死讀書,還需要讀一本叫“生活”的書。
鄉試不是單純地考《四書五經》,還會考生活中的人和物。
山貨鋪坐落在何家村的村頭大街,這里比主街人流沒那么多。
孫山看到“何記山貨鋪”五個字后,跟著孫三叔走了進去。
廣哥兒看到他們兩人后,連忙把他們引入后院。
廣哥兒為人老實,干活兢兢業業,跟孫三叔完全不一樣。
之前孫三叔想廣哥兒娶府城的媳婦,只不過娶不到,只好回家找。
如今廣哥兒媳婦也跟著廣哥兒在府城干活,生的一對兒女像兜仔和妹豬一樣,成為留守兒童,在家里由孫三叔和孫三嬸照顧。
三表哥何書晟在清點貨物,孫山覺得有趣,就跟著一起清點。
何家山貨鋪不僅賣孫家村的山貨,還賣四面八方來的山貨。
他們有散賣,有批發。
不過賣得最賺錢的方式是向大戶人家提供。
顯然三表哥也靠何家的關系,搭上不少大戶,所以越做越好。
孫山想了想,大表哥在京城做官,二表哥管理糖水鋪,三表哥管理山貨鋪,至于四表哥則考上童生后,一直未能進一步,最后通過關系,到官學打雜,一邊干活一邊準備院試。
至于何家五郎何書堯則跟在何大郎身后,學習管理家族產業。
他們何家每個人都找到合適的位置,做著合適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