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認為孫山不是一個俗人,贈錢就是侮辱。
所以挑選精致的文人必須品贈送孫山,這么一來送的人顯得有心,收的人會高興。
孫山要是知道周大人的想法,肯定鉆入他的腦袋,告訴他自己就是大俗人,最喜歡金銀珠寶,多多益善,少少無區。
錢,他是非常喜歡。
周家這次守孝,除了周大人和周大人的兄弟,孫子孫女回來,周大人的兒子兒媳并未回來,依舊留在京城。
孫山瞬間明白周老太爺去世后,周大人并未第一時間扶靈回老家。
一來是交接工作,收拾行囊花了些時間,二來是爭取一年后,讓兒子能除喪,不用像他需要丁憂回老家。
人走茶涼,周大人走后,能不能起復,繼續在老崗位干活很難說。
但為人父母,必定為兒女著想,所以盡量拖到兒孫輩除喪,盡量不脫離崗位,保留官職。
周家在長沙府是詩書世家,想要保持世家的繁榮,不僅要往上爬,還要防止不掉下里。
周家的考慮未嘗不是沒道理,難怪那么晚才回到老家守孝呢。
孫山搖了搖頭,不再多想。
被收徒有好處,也有壞處,盤庚錯節,是好是壞,全是未知。
從周大人的言語中,孫山窺視到周大人真的不想收徒弟。
不僅對孫山,還對書院的學子一樣態度。
這次巧合地救了周亦高。
救命之恩不報又不行。
周大人知道孫山的需求,但他根本沒打算收徒,所以選擇一個折中的辦法,以書院夫子的名義指導孫山學問,關照孫山的學習。
孫山也明白周大人的意思,失望過后欣喜地做出回應。
拜師不成功就不成功,能指導他的學問,幫助他的學業就可以了。
孫山很容易滿足的。
周家的仆人跟著孫山后面,把一堆禮物送入齋舍。
孫山道了一聲謝,給了賞錢,仆人便離去了。
桂哥兒瞪著大眼睛,看這一溜一溜的禮品,嘴角情不自禁地流口水,用衣袖擦了擦嘴巴,抑壓住內心的高興,呲牙咧嘴地笑著說:“山哥,好多東西,呵呵,周夫子真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