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三年兩次的院試,黃陽縣的學子依舊全軍覆沒。一個人都沒考上秀才。
黃陽縣就像被命運詛咒一樣,平時成績尚可的童生們,到了院試,發(fā)揮正常,也沒有考上。
這一天,黃陽縣令又召集黃秀才,洪秀才等夫子到縣學開檢討大會。
所以孫山等學生留在學堂自習。
李升師兄難過地說:“哎,想不到,今年我們縣還是全軍覆沒,一個都考不上。”
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呆滯,眼里無光。李升考了兩次縣試,結(jié)果都未過。
跟他一樣眼里無光的還有洪翦和走讀生梁參,兩人去年參加縣試,結(jié)果都折在府試上。
此時聽到黃陽縣成績?yōu)轼喌埃暮恕?/p>
梁參苦笑地說:“我今年19歲了,如果明年再不過府試,我可能要退學了。”
孫山同情地看了一眼梁參,甲班的5個人中,梁參年紀最大,如果明年還是未過府試。
不說他自己,可能他家里也有意見。
在洪氏學堂讀書的都是有點閑錢的家庭(除了學渣曾家俊除外),要是一直不中,家里負擔會很大。
梁參家里在縣城開了間糧鋪,并且還有弟弟妹妹,家里真可能沒辦法再支持他讀書了。
洪翦也一樣傷心,難過地說:“我去年也未過府試,我也不知道下次能不能過。”
孫山暗暗地看了一眼洪翦,心里嘆了一口氣。
洪翦比梁參更慘,他之所以能在學堂讀書,全靠洪秀才的支持。
雖然現(xiàn)在年紀不大,但家境貧困更讓人焦慮。不管為了自己,為了家里,還是為了報答洪秀才,洪翦更需要考中,就算不中秀才,起碼童生也要考一個回來。
孫山和鄭弘文對視一眼,兩人還是新手,沒有參加過考試。
但目前黃陽縣的成績夠讓人絕望的。
洪氏學堂不缺聰明加勤奮的學子,或者黃陽縣不缺聰明加勤奮的學子,但結(jié)果就是一敗涂地,沒有一個人挑戰(zhàn)院試成功。
鄭弘文低聲說:“阿山,我有點害怕,我阿爺比我聰明都考不上秀才,我會考上嗎?”
自從立夏嫁入鄭家,孫山跟鄭弘文的感情更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