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暗暗松了一口氣,從剛才的提問,洪秀才比鄭夫子嚴格多了,學問也多了,問的角度,是鄭夫子從未問過的。
果然秀才就是秀才,比童生有學問多了。
之后洪秀才和孫伯民又聊了許久,主要是洪秀才問,孫伯民答。
當洪秀才問鄭夫子情況。
孫伯民一直憨厚地回到:好,鄭夫子很好,鄭夫子很好人,鄭夫子很喜歡山子,鄭夫子是個好夫子。
反正在他嘴里,沒有鄭夫子不好的。要是不好的,也是別人。
之后洪秀才又問了孫伯民家里的情況,把孫伯民的老底挖光了。
洪秀才聽到孫山的表哥是個秀才,還是省府何家年紀輕輕的秀才,大喜!
眼里冒光地說:“不錯,孫山走科舉之路是走對了,你們有這么一門親戚,往后學業(yè)能提供幫助,可要好好利用。”
孫伯民憨厚地說:“山子大姑很疼山子,老早就給他買齊讀書的書了,山子的大表哥也說山子有天賦,可以試試去科舉。夫子,你覺得我家山子怎樣?能不能走這條路?”
洪秀才直白地說:“目前看可以,往后就難說,要是他保持目前努力,肯定可以的。”
孫伯民理所當然地說:“夫子,你放心,我家山子最喜歡讀書的了。”
大家又聊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孫山不敢吭一聲,洪秀才和孫伯民真能聊,從熟人到田地,家長里短,聊個不停。
同時感覺洪秀才真接地氣,非常直白地問你家底,非常直白地告訴你科舉的花費。這一點孫山非常驚訝,想不到夫子那么實誠,說話那么直接。
孫伯民和孫山走出書房門口,中年男子早就在等候了。
相互介紹,中年男子負責學堂的事宜,算得上是洪秀才的助手,是洪秀才的堂侄子,孫山喊他一聲洪叔。
洪叔帶著孫山和孫伯民參觀一遍洪氏學堂。
洪氏學堂其實是洪家宅院。
三進院,第一進做學堂,第二進是洪秀才住,第三進是女眷住。
現在學堂有甲乙丙丁四個班。
甲班是準備科考的,乙班學了四書五經,但還未學熟透的,丙班就是開始學四書五經,孫山目前就要進丙班讀書了。
至于丁班屬于啟蒙班,這是里為洪秀才提供選科舉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