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你大姑,哎,經(jīng)常讓我們幾個兄弟,自己的活自己干,不準別人幫忙呢。你大表哥,因為去書院,才配了個書童。”
孫山又問:“二表哥,你家的宅子為什么和何文書家的差不多?你們都是這樣建在宅子的嗎?”很想問是不是同一個設(shè)計師的,布局用料可一模一樣呢。
說到這個,何書瑜嘿嘿笑:“其實,我家的宅子跟何文書家的是同一個人建的。”
經(jīng)過解釋,孫山弄懂了,何家老祖宗發(fā)跡后,給每個兒子建了一模一樣的房子,何文書家的傳給何文書,何書瑜家的傳給何書瑜的阿爺。他們都是嫡長子,一脈相承下來。
何文書家的曾爺爺會鉆營,靠著京城的何家,在衙門謀取一職。
至于何書瑜的太爺爺比較遜色,只做小買賣。何家如今開的海味店,其實是何書瑜的曾爺爺開的,到爺爺這里做起來,之后何大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何書瑜感嘆地說:“我們何家家大業(yè)大,這一片都是何家村的。”
之后又說何家村只住人,何家的田地在郊區(qū),每次去視察,得要坐馬車去,怪遠的。
最后何書瑜說:“等喝完大哥的賀酒,我?guī)銈內(nèi)ス涔浣郑狡渌胤酵婀!?/p>
德哥兒聽到后興奮地拍起手掌:“二表哥,你說的,一定要帶我們?nèi)ネ妗!?/p>
孫山拿到顏料,想回到孫大姑的宅子。
德哥兒想去糖水鋪干活,被孫山無情地拉住。看他的樣子就不是去干活,是想去喝糖水的。
一回到宅子,德哥兒就氣嘟嘟地說:“山子,你為什么老是拉著我,糖水鋪可多客人了,我去幫忙招呼呢。”
孫山義正言辭地說:“德哥兒,你一開口,我就知道你想做什么了,你是想去喝糖水吧。”
德哥兒臉蛋紅紅的,不承認。
孫山不理會他,招呼道:“跟我去灶臺,有事干呢。”
德哥兒急著問:“什么事?肚子餓嗎?想去灶臺看看有什么吃的嗎?好哇,我也肚子餓了,想吃糕點。玉娘姑姑家的桂花糕好好吃。”
孫山依舊不理會他,很快走到廚房,問了下人現(xiàn)在有沒有空閑的鍋。
孫大姑這邊的下人很少,據(jù)說只有何姑父的兩個小廝和家人。
一個叫來福的,跟孫伯民還很熟,因為他們第一次來賣柑橘就認識了。如今成為孫大姑的得力助手,到東城的店鋪做大掌柜。他的兒子成為何書謹?shù)臅?/p>
留在宅子的是另一個小廝,成為宅子的管事。
下人很快給孫山安排好鍋,也不問用來做什么,只問有什么能幫忙。
孫山叫她燒火,她也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