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瞄了一眼笑得一臉幸福的黃氏,哼,婆婆存的銀錢肯定入大房的錢袋子。
又后悔當初年少無知,得罪了黃氏,弄得現在向她要錢異常的艱難。
蘇氏聽到山子說要考秀才,考狀元,知道不可能,但不妨礙做夢,盼著自己也能母憑子貴。
人啊,這一輩子總要有盼頭,萬一實現呢。
過了年二十,孫三叔說家里的大兒二兒年二十五要開學。
兩人決定年二十三去鄭家村。
一大早,孫山被拉起來吃早飯,吃過后,蘇氏拿了一套嶄新的衣服出來,笑著說:“山子,今天去鄭童生處報名,咱們要穿好點,給夫子留個好印象。”
蘇氏問過孫二嬸,上學堂并不需要穿書生款式的衣服,平時穿什么上學穿什么。
鄭家學堂都是方圓百里的農家子,穿衣樸素,或多或少衣服上還有補丁呢。
蘇氏決定不搞特殊,趕緊做了兩套新的上衣和褲子,讓孫山上學有衣服輪換。
穿好衣服,大概早上9點左右,孫伯民收好六禮,帶上束修,拉著孫山去孫三叔家。
一進門,就喊道:“老三,可以了沒,不要太遲?!?/p>
孫伯民很緊張,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山子將來在學堂怎樣。
至于鄭童生拒絕孫山入學這個問題,從未想過。
因為農家能讀書的本來就少,鄭童生一直缺生源,怎么會拒絕金主呢。
孫三叔淡定多了,安撫孫伯民:“大哥,別著急,鄭童生這兩天都會在學堂的了,他那邊一直規定,年二十到年二十五是報名的時段,想去上學的,這時段去報名就行,他會一直在家等?!?/p>
孫三叔已經送了2個兒子去學堂,對這方面熟得不能再熟了。
但也理解大哥的緊張,想當初自個帶著定廣去報名,也害怕在鄭童生那里留個不好的印象。
事實是鄭童生對家長很隨和,但對學生就嚴厲了,不好好學的,打手板打屁股少不了。
等一切弄好,孫伯民和孫三叔出發。
鄭家村就在隔壁,離孫家村不遠,走半個小時就到。
德哥兒拉著孫山走在后面,一路上,德哥兒手不停,腳不停,嘴巴也不停。
一會兒跑到小溪流捉石螺,一會兒跑到路邊摘花。
嘴里嘰嘰喳喳地像只小鳥,沒完沒了地說話。
孫山無奈地跟著他走,確定無疑德哥兒患上少兒多動癥,想到以后他坐在學堂上一動不動的慘景,心里嘿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