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之后,徐奇鋒當即給出了稱贊。
“博州因白酒聞名于世,也是典型的傳統工業重鎮,但是沒想到近年來的轉型升級如此有成效,看來還是東沐書記有思路有方法。”
“長山局長,既然東沐書記如此有心,那不如明天動身調研,如何?”
“東沐書記,若是明天去,時間緊張么?”徐奇鋒問道。
李東沐笑了笑道:“沒問題……”
午餐接近結束時,徐奇鋒借助一次話題,隨口說了句讓李東沐無限遐想的話。
“東沐書記年輕有為,以你的能力,無論到哪個地方哪個崗位上,一定能夠干出一番新的成績。”
“陳書記,得此良將,也是萬山省委之福啊。”
離場后,李東沐圍繞著這句話思緒萬千。
按說,李東沐并非敏感之人,但是作為zbb的領導,絕對不會在人事考察期間,無緣無故說出一句毫不相干的話。
領導級別越高,說話就越是謹慎,也因此說出的每句話都有很強的針對性。
“老柳,已經確定明天到博州調研,訪談結束后,你和省委組織部報告一下,回去認真的走一遍,免得出現紕漏……”
下午,李東沐坐在辦公室,將調研點位上的匯報事宜細細的捋了一遍,然后默默記在了心中。
翌日。
李東沐陪同著徐奇鋒和周長山一行前往博州,而因為省長郭文兵還未從盛京返回,因此陳嵐芹便留在了林城未陪同前往,安排省委副書記許廣杰陪同。
一天的調研時間,也恰好結束了考察組的談話。
“這是時隔十多年后再次到博州,和我腦海中的印象完全是顛覆性的。”
“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和保護的十分充分,產業項目發展蓬勃有力,回去之后會將本次的調研情況,如實向組織上匯報,我個人覺得完全可以納入全國性的d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點,讓全國各地的領導干部都到你們這里來學習。”
徐奇鋒主要分管便是d建工作,因此調研結束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李東沐在臨川縣的成名,便是出自d建工作,因此處處都與之緊密相連。
“若是能夠納入全國性示范點,我們博州的動力就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