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沐笑了笑,然后示意坐下聊。
不過,柳利國的眼神卻瞥向了一旁的王一凡。
李東沐瞬間便明白了,這是有重要的事情談。
“你先出去吧,暫時不要有人過來。”
等到王一凡離開后,柳利國才緩緩開口。
“李常委,今天來拜訪您,其實也是陳書記的意思……”
“今天上午,陳書記喊我到辦公室,詢問了一下我的個人情況,尤其是重點詢問了水利工作背景,然后便讓我來找您。”
“李常委,我也聽說了博州要進行水運航道建設,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個人絕對全力以赴。”
“我雖然不從事水利交通工作,但是卻始終關注,也愿意盡一些綿薄之力。”
聽著柳利國說這些話,李東沐能夠感受到真誠,只是話中也有些落寞和不甘。
“剛剛和邢天杰局長結束視頻會議,他對你的評價非常高,若是能夠得到您的幫助,那絕對是一大利好。”
“天杰是我學弟,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尤其是在水運交通建設上頗有建樹,也參與了不少大型的項目建設。和他比起來,我的實戰經驗就差遠了。”
一番寒暄后,兩人就德江水運工程進行了交流,李東沐也因此明白了邢天杰為何會推薦他。
無論是理論高度,或者是工程經驗,柳利國都很有水平,提出的一些建議,與今天下午專家座談的建議如出一轍。這就更增強了李東沐的好奇。
“柳書記,您在水運交通領域工作了多久?”
柳利國想了想道:“我22歲畢業參加工作,今年剛剛50歲,差不多有25年的時間都是從事的這項工作。”
“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生還比較少,畢業后就被交通部水運局選中了,一直干了有10年時間。期間也經歷了國家的一些水運項目,像長江、珠江等一些耳熟能詳的項目都有過參與。”
“在我32歲那年,就已經成為了水運局最年輕的處長了。”
“期間,又趕上組織部門開展的年輕干部到基層活動,因此便來到了萬山省工作,因為我們的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就先去了交通廳工作,短暫工作半年后,便下掛縣區擔任縣長。”
“現在想想也挺不可思議,讓一個沒有絲毫基層工作背景的干部擔任縣長。期間也有過水土不服,不過那個年代的工作相對好干,沒有太多的追責問責,因此慢慢的就適應了。”
“后來,就從縣長、縣委書記、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交通廳副廳長……”
李東沐一直在打量著柳利國,聽著他提起過去的“輝煌”,表情卻很云淡風輕。
按照仕途晉升規矩,40歲出頭的常務副市長,卻轉崗到了交通廳副廳長,雖說專業匹配,但是卻屬于妥妥的被貶了。
到了交通廳后的事情,柳利國就沒有再說。不過李東沐也聽別人聊起過。
萬山省當前的水運格局,就離不開柳利國的功勞。只是干出了成績,最終沒有繼續在交通領域發揮光熱,卻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去了省科協任職,而且還是科協黨組書記。
讓一個干業務出身的領導,去清閑的單位負責d建工作,這就是一種諷刺。
只是,柳利國能夠淡然的說出這些履歷,也足以見得其內心的強大。
此刻,李東沐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