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十多年的功力,根本練不出這么漂亮的字體。
再一看文章,頓時被吸引。
破題沉穩,承題精辟,起講、提比層層遞進,無一字虛言,句句切中治道根本。
更難得的是,文章雖嚴守八股格式,卻透著一股務實之風,與知府楊遠的施政理念不謀而合。
“好文章!”張衛明忍不住拍案贊嘆。
周圍幾位閱卷官聞聲湊了過來,他們也看了不少文章,都不滿意,既然同知說是好文章,他們過來洗洗眼。
這一看,頓時紛紛點頭。
“此卷破題承題皆合規范,卻又自出機杼,不落俗套,難得!”
“起講部分更是鞭辟入里,直指吏治核心,非深諳實務者不能道。”
就連周文彬也都滿意的摸胡子,不由想到了李鈺,他之前考較李鈺,對方的應對讓他驚艷,而此篇文章同樣驚艷。
不過此文章應該不是李鈺寫的。
這手字有獨特的風格,沒有十多年的苦練,根本寫不出來。
李鈺才9歲,應該寫不出這樣的好字。
張衛明趕緊將依然鞭辟入里,讓人拍案叫絕。
楊遠也看了文章,眼中露出精光,此文章的文風和他如出一轍,就連觀點都和他一樣,就仿佛是他肚中的蛔蟲,知道他在想什么。
驚才絕艷!
楊知府只能想到這個詞來贊揚。
張衛明一看楊遠這表情,便知道他對這文章十分的滿意。
想到這文章是他發現的,不由笑道:“楊大人,下官認為此文章該得案首。”
其他人也都附和。
看了這么多文章,總算有一篇讓他們都認可的,案首非他不可。
楊遠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不急,考試還有三場,先看看此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