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謀害奉王,過幾日慶帝崩于宮中,他們便是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
這么大的干系,不是他一個普通將領能承受的。
就連強如二鳳,動手的時候也是在皇城中的玄武門。
“殿下、殿下”
那將領也識時務,見情況失控,連忙向李徹求饒:
“是末將不對,還請殿下速速入宮,莫要再聚集百姓了。”
李徹冷哼一聲,對那失魂落魄的將領再無半分興趣。
他單手擎著那面血色奉字王旗,目光堅定,邁開沉穩的大步,徑直向著皇城方向走去。
李霖和霍端孝緊隨其后,手按劍柄,目光銳利地掃視四周。
所過之處,士兵在極具沖擊力的王旗壓迫下,竟是心生畏懼。
紛紛不由自主地向兩側退縮,生生讓出一條寬闊的通道。
那將領心一橫,只得默默跟在李徹三人身后,倒像是李徹的跟班一樣。
血色奉旗在萬千道狂熱、敬畏的目光注視下,傲然前行,仿佛擁有生命一般。
這面旗幟,本身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細數起來,這面奉字王旗,出現在帝都街頭的次數屈指可算,不過只有四次。
第一次,是李徹初封寧古郡王,離京就藩之時。
那時他聲名不顯,前途未卜,出城時冷冷清清。
百姓無人相識,更無人相送,唯有孤旗遠影。
第二次,是奉國商隊首次滿載貨物入京之時。
那次,奉軍精銳護衛隊列整齊,甲胄鮮明,軍威浩蕩。
引得百姓夾道圍觀,驚嘆艷羨,奉軍威名始傳于京畿。
第三次,是李徹上次歸京,也是聲勢浩大,引人側目。
而如今,是第四次。
李徹親自高擎王旗,踏入帝都。
其引發的震動,遠超前三次之總和,真正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