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自己接到的命令是,只要奉王踏入城門便即刻控制‘保護’起來,多一個羸弱書生,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他稍作權衡,便拱手道:“殿下思慮周全,此請合乎情理。”
李徹嘴角幾不可察地微微一動,翻身下馬。
李霖冷哼一聲,也隨之下馬,與霍端孝一左一右,立于李徹身后。
李徹看了一眼身后滿臉憂色的秋白等人,囑咐道:“守在此處,等我出來。”
秋白等人心領神會,無聲地重重拱手。
兩千騎兵默然而立,目光如炬地緊盯著城門方向。
那守門將領見李徹終于配合,心中稍安,側身催促道:
“殿下,請吧。”
李徹卻并未立刻邁步,反而笑道:“將軍莫急,還有一物未取。”
將領微微一怔,面露疑惑。
只見一名奉軍騎兵迅速上前,將一桿用黑色布帛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長條狀物體,恭敬地遞到李徹手中。
看那形狀長度,將領下意識以為是什么奇門長兵,心中頓生警惕,開口道:
“殿下,您的佩劍弓矢皆可攜帶,但這般長的兵器”
奉王、燕王之勇武乃諸藩王之最,雖然那將領覺得一個皇子即便有勇武之名,也不會強到哪里去,但心中多少還有些謹慎。
只是不知,城中場地狹小,又不可能展開馬戰,帶這么長的兵器又有何用?
李徹單手握住那長桿,微微一笑道:
“將軍多慮了,此非兵器,乃是本王獻給父皇的禮物,以表孝心。”
聽聞是獻給皇帝的禮物,那將領也不好再強行阻攔。
只得壓下心中那絲不安,再次側身:“殿下,請。”
李徹面色平靜,單手提著那裹布長桿,在李霖和霍端孝的護衛下,緩步走向那幽深如巨獸之口的城門洞。
帝都的城門高大深邃,洞內光線晦暗。
剛一踏入陰影之中,李徹便聽到了黑暗中,傳來此起彼伏的粗重呼吸聲,以及金屬甲葉輕微摩擦的細響。
他恍若未覺,步伐沉穩,繼續向前。
每邁出一步,周圍窸窣的腳步聲便密集一分。
兩側陰影中,隱約可見無數身著鐵甲、手持刀盾的身影緩緩迫近,形成一個越來越緊的包圍圈。
李霖、霍端孝自然也察覺到,皆是將手摸摸按在劍柄上,心中警鈴大作。
唯有李徹似乎真的不在乎,大步流星地走向城門出口。
當三人終于走出漫長的門洞時,眼前景象已然大變。
遠處街道依舊人聲鼎沸,但城門附近偌大一片區域卻被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