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的手指撫過賬冊上模糊的字跡,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沉默片刻,忽然抓住左憶的手腕:“跟我來。
”兩人借著夜色逃出瘴牢,阿武已在城外的渡口備好小船。
船行至江心,李珩忽然從艙底翻出個鐵皮箱,打開一看,里面竟是套完整的鎧甲和一柄長劍。
“這是我母妃留給我的,她說若有朝一日能離開嶺南,就讓我帶著它去找鎮南王。
”鎮南王是先帝的堂弟,當年因反對皇帝繼位被派往南疆,手握十萬兵權,與京城素來不通音訊。
左憶心頭一動:“你想聯合鎮南王?”“不然憑你我,如何與皇帝抗衡?”李珩將鎧甲推給她,“穿上。
過了瘴江口就是鎮南王的地界,那里盤查嚴密,沒有鎧甲護身,會被當成奸細。
”左憶穿上鎧甲,冰涼的鐵葉貼著皮膚,讓她想起李承恩送的銀護指。
她忽然問:“你早就計劃好了?故意被抓進瘴牢,故意讓我看到血藤,都是為了引我幫你逃出去?”李珩握著船槳的手頓了頓,緩緩道:“是。
我知道李承恩信任你,知道你醫術高明,更知道你查到了‘牽機引’的線索。
除了你,沒人能幫我帶出賬冊,也沒人能讓鎮南王相信一個‘廢皇子’的話。
”他轉過頭,目光坦誠了些,“但我沒騙你,皇帝確實是毒瘤,我母妃的冤屈也句句屬實。
”左憶望著遠處黑沉沉的山巒,忽然笑了:“沒關系。
我們現在是盟友,不是嗎?”小船在黎明時分抵達黑木崖。
崖下的港灣停著艘巨大的樓船,船頭插著面“鎮南”大旗。
李珩站在船頭,摘下腰間的玉佩遞給守船的士兵:“持此玉佩見王爺,說故人之子李珩求見。
”士兵見他身著鎧甲,又有左憶這個“女將”隨行,不敢怠慢,立刻通報去了。
片刻后,一個身材魁梧的老者快步走出船艙,銀須在風中飄動,正是鎮南王趙烈。
“珩兒?真的是你?”趙烈握住李珩的手,老淚縱橫,“你母妃……她若知道你還活著,定會安息。
”李珩屈膝欲拜,卻被趙烈扶住:“好孩子,起來。
你母妃的事,我都知道。
這些年我在南疆臥薪嘗膽,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回京,為她平反!”進了船艙,左憶將賬冊和羊皮卷呈上。
趙烈翻看時,手指劇烈顫抖,看到三位忠臣的名字時,猛地一拍桌子:“狗皇帝!當年我就說他心狠手辣,果然如此!”羊皮卷上是賢妃的證詞,用胭脂寫就,字跡娟秀卻帶著決絕:“今觀陛下用‘牽機引’毒殺大臣,恐我兒日后遭毒手,特錄此證。
若我身死,必是陛下所害,望吾兒珩兒,勿要為我報仇,只求保全性命,遠離朝堂……”李珩的眼眶紅了,他一直以為母妃是希望他報仇的,卻沒想到她最大的心愿,只是讓他平安活下去。
“王爺,如今證據在手,我們該怎么辦?”左憶問道。
趙烈沉吟片刻,道:“賬冊和證詞雖能撼動國本,但皇帝在京城經營多年,根基深厚。
我們需聯合各方勢力,才有勝算。
”他看向李珩,“珩兒,你母妃當年的舊部,如今散布在各州府,我這就派人聯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