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緩緩的道:“那個時候,坐在皇位上的是始皇帝!”
陳慶之針鋒相對:“現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三世皇帝陛下,是那個孤身無人,在齋戒時候拼死誅殺趙高的三世皇帝陛下!”
“是大秦危若累卵之時,函谷關兵敗項羽,讓大秦轉危為安,守著大秦國土的三世皇帝陛下!”
“我告訴你,陛下一定會派兵來,不是為了擊敗章邯、董翳,占據上郡、九原郡,是為了驅逐匈奴,護佑我諸夏子民!”
楊虎神色錯愕,目光閃動,呆呆的看著陳慶之。
陳慶之說話時的自信與堅定,讓他想到當初父親、蒙恬將軍等人追隨始皇帝時候的自信,自信他們不管立下多大的戰功,永遠不必擔心如武安君那樣冤死。
陳慶之面色微微有些發紅。
病弱之軀,說兩句話便有些微微喘息。
楊虎神色落寞,他的拳頭緊了又松,松了又緊,許久之后,方才像下定某種決心。
“陳將軍,我們可以幫你奪下九原城。”
“什么意思?”
楊虎道:“當初翟王董翳被分在此處,我們這些人沒有去處,就打算加入他的軍中,只是董翳此人生性謹慎,他又是秦軍出身,所以有些弟兄的身份被看出來。”
“董翳害怕他們為被坑殺的秦軍土卒a
href=tuijianfuchou
tart=_bnk
復仇,于是將被發現的那些兄弟都殺了。”
“我們只能竭力隱藏自己,不敢顯露一點可能暴露身份的特點,最好的就是分散在各個城池當守城的土卒,盡量不進入董翳的戰兵之中。”
“后來董翳與匈奴打過幾次仗,屢戰屢敗,實力損失殆盡,迫于壓力,他便沒有那么嚴密的查找我們這些人,只是一味擴軍。”
“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土卒。”
“到如今,九原城內兩萬軍隊,有一萬二千人都是我們的人。”
“至于剩下的八千人則是董翳自己帶來的人,也是董翳的心腹,董翳的府衙都是由這些人保護。”
“只要將軍愿意,我們可以幫助將軍攻破府衙,擒拿董翳,到時候將軍便可立足九原城,全取九原郡,立下大功。”
陳慶之沒想到他千辛萬苦要找的秦卒竟然全部都在眼前。
“你們還剩下多少人?”
楊虎苦笑:“陛下說我們有五六萬人,已經按少了估算,但實際比起陛下想的還要少,當初我們有十萬人不愿隨王離南下。”
“只是后來,關東反叛的亂子漸漸波及到邊塞,不少被遷徙到此的人也開始殺害秦吏,反叛大秦,我們只能鎮壓。”
“再后來,又有匈奴重新來犯。”
“一次次戰斗,我們又無糧草,人越來越少,我們也漸漸不想再打了,于是散開,混入邊塞普通人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