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理會那些顯而易見的線索,而是徑直走到床邊,蹲下身仔細檢查死者的遺體。
很快,他在死者光潔的小腿外側,發現了數道幾乎無法察覺的平行壓痕。
這些壓痕極淺,但分布卻異常規律,深淺變化完全符合流體靜力學中,物體在不同水深下所受到的壓力分布特征。
更讓他心驚的是,死者的皮膚褶皺呈現出一種長期泡水后才會有的“濕脹”特征,但當他的指尖觸碰上去時,卻只有尸體特有的冰冷和干燥,沒有任何水分接觸的證據。
仿佛她是在一個無形的、只針對她自己的水域中被溺死的。
沈默站起身,環顧著這間干燥得近乎反常的臥室。
他從勘查箱里取出一包高吸濕性的藍色硅膠粉末,像播種一般,均勻地撒在地板上,尤其是在床與門口之間的區域。
在同事們不解的目光中,他靜靜地等待著。
一分鐘,兩分鐘……就在眾人以為這不過是徒勞之舉時,異變發生了。
那些均勻鋪開的藍色粉末,靠近床腳的一片區域,邊緣竟緩緩地浮現出一圈模糊但完整的腳印輪廓。
那輪廓的吸濕反應比周圍更強,顏色變得更深,形狀完整,走向清晰,從床邊一直延伸到門口的方向。
就好像,在不久之前,曾有一個濕透的人,踩著一地“看不見的水”,從這里走過。
沈默立刻要求調取死者林婉清生前所有的社交記錄和通訊信息。
在海量的數據中,一條線索引起了他的注意:死者的閨蜜趙婉,在過去一年里,曾至少五次在微信聊天中勸阻她“別再去那條河邊了,太危險”。
一小時后,在市局的詢問室里,趙婉顯得緊張而悲傷。
她起初對警方的所有問題都含糊其辭,堅稱林婉清只是偶爾喜歡去河邊散心,并無任何異常。
(請)
弟四章-溺亡者
沈默沒有與她爭辯,只是將一份死者日記的復印件推到她面前。
紙上,林婉清娟秀的字跡寫著:“我又夢見他沉下去了,水好冷,這次我還是沒能抓住他。”
看到這行字,趙婉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
她捂著臉,終于坦白了一切。
林婉清的大學戀人陳浩,十年前因雙方家庭的激烈反對,在一個暴雨夜,從老城河的橋上縱身躍下,再也沒有上來。
從那以后,林婉清就變了。
每年,只要是雨夜,她都會獨自一人去河畔,坐在當年陳浩跳下去的地方,一直坐到天明。
去年夏天,又是一個暴雨夜。
林婉清在河邊的淺灘里,意外地撈起了一塊被水流沖刷斷裂的石碑。
石碑材質很舊,上面模糊地刻著兩個字:“林·陳”。
她覺得這是陳浩給她的回應,便偷偷將這塊斷碑帶回了家,藏在了臥室梳妝臺的暗格里。
“從那以后,她就總說些奇怪的話。”趙婉哽咽著,聲音顫抖,“她說,有一次她抱著那塊石頭睡覺,半夜醒來,感覺河水突然變暖了,就像……就像是他在抱著她。”
沈默立刻帶著蘇晚螢,驅車前往那條承載著悲劇的老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