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泓瞳孔一縮,雙手不自覺的握緊,下頜線繃得很直。
“本王的事,還輪不到你一個臣子來操心。”
說完,楚泓率步出了大殿,那背影都帶著幾分余怒。
——
朝會結束后,楚青鸞便開始著手準備赴秦的事宜。
她第一時間通知了知夏,讓她也跟著一起去,知夏知曉事情的重要性,點頭應是,很快也投入到了準備工作當中。幫忙清點隨行的文書,安排護送人員,準備各國的禮品等。
楚泓也沒閑著,親自去御林衛挑選了上百名精銳隨行,并反復訓練他們,與此同時,還安排了醫者,準備了充足的藥材等。
而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謝云祁就會出現在公主府,與楚青鸞‘秉燭夜談’,‘深入交流’一番。
用他的話說就是:“你此去大秦少則一個月,多則兩三月,這些日子的相處,可得提前‘補’回來。”
楚青鸞:“正事還沒說完呢。”
“正事白天再說,現在是晚上,該談談我們的事了……”
說著,嬌唇被堵住,書房里燭火搖曳,映照著兩人交纏的身影。像是要把未來這段時間的思念,都傾注在這每晚的相處中。
……
很快,十日的時間一晃而過,這一天,楚青鸞和楚泓終于出發,前往大秦。
這一日,大楚皇城朱雀門大開,旌旗獵獵,儀仗如云。
楚青鸞一身鎏金的鳳紋宮裝立在華蓋馬車前,身后是綿延數里的送親隊伍。
八百禁軍開道,三十六名玄甲侍衛貼身護持,禮官、侍女、隨行官員等近百人。
隊伍后方,則是滿載的禮車隨行。
百姓們早早就聽聞了風聲,站在街道兩側,跪伏相送。
謝云祁位于百官之首,攜百官親自相送,凝視著漸漸遠行的儀仗,直到最后一抹旌旗消失在官道盡頭。
這一幕,讓他想起了楚青鸞當初從江南回京時的場景。
那時,她帶著滿心的傷痕從負心人那里回來。
而今,卻又要為了另一個男人的婚約,再次踏上遠行的道路。
謝云祁眸色微沉,指節不自覺的收緊。
他想起昨夜,二人在溫存過后,楚青鸞倚在他懷中,緩緩道:“待大秦的事了,便是你我大婚之時。”
謝云祁記得,當時她說這話時,眼底的光芒,比天上的星辰還耀眼。